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学者把脉贫富悬殊“顽疾” 促请港府“有的放矢”

2011年10月08日 23: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10月8日电(记者 贾思玉)70多岁的黄伯,独居深水埗一处不足4平方米的板间房(即一个单位分隔出多个房间,厕所厨房要共用)。物价在涨,房租也涨,去年1200元(港币,下同),今年1500元。即使领取综援,仍不足以应付租金,要靠捡纸皮和废报纸贴补。

  住在天水围公共屋邨的梁氏一家三口,坚持不领综援。周先生做外判工、临时工,受惠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的每小时28元的最低工资,月收入由6000元升至8000多元,但扣除房租、水电费、买菜钱等家用后捉襟见肘。周太太已准备“出去找事做”。

  谢氏夫妇是大学毕业生、“80后”打工仔(非地产、金融业),两人月入2万元,超出公屋申请资格。他们面对“楼价升、置业难”,加薪又追不上通胀。

  这三组由学者提供的案例,带出香港多个贫穷群体:独居长者、在职贫穷人士和“夹心层”形成的“贫穷新一代”。尽管他们生活方式各异,却同唱“悲歌”。

  贫富悬殊“顽疾”苦缠香港多年。特首曾荫权早前表示,定于下周三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会致力处理包括贫富悬殊在内的民生议题。

  过去一年,香港经济改善,失业率降至十余年来新低。根据港府统计处的数据,以综援水平作贫穷线,香港贫穷人口由2009年的近84万人跌至2010年的约76万人。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指,用全港住户入息中位数的一半衡量,去年香港贫穷人口超过120万。

  香港中文大学社工系副教授黄洪对中新社记者指出,港府应着力“在职贫穷和长者贫穷”问题,多花心思和资源。香港人口日趋老化,到2033年,65岁或以上长者料达217万人。他呼吁建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令强积金计划以外的家庭妇女、打散工者、伤残人士等亦“老有所依”。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教授周永新提出近年香港“贫穷新一代”现象,即月入介乎1万至2万元、福利保障以外的“夹心层”,大多是有专上教育程度的年轻人,人数达116万。他促请港府发展多元产业,增加就业出路,并着重解决他们的住屋问题。

  “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会引起较为普遍的不满情绪和挫败感。”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指出,香港正经历结构性转变,包括人口老化、经济增长放缓、外来竞争加剧等,港府规划和资源分配应更有针对性。

  他指,香港社会保障网其实只有综援制度,花费占香港每年300多亿元福利开支的73%。他指,以往港府扶贫纾困多为一次性、短期的“开仓派米”式的做法,而现在是时候检讨社福制度,如参考内地引入保险机制。

  黄洪亦认为,综援制度常与教育、医疗津贴等相冲突,香港社福安全网应分散一些。

  他又指,港府应参考欧盟等地,明确贫困线,定下未来10年、15年清晰的减贫指标,从而推动一系列长远的扶贫政策,避免政府“发力”东一下、西一下。(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巫峰】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