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澳门10月9日电 题:濠江漫话:孙中山与澳门土生葡人的情谊
中新社记者 龙土有
深秋十月,风清日朗。10月9日,在澳门镜湖医院的孙中山铜像前,正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孙中山诞辰145周年活动,澳门特首崔世安等鞠躬行礼并献上花篮。
在镜湖医院行医是孙中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1892年秋,孙中山从香港西医学堂毕业后,应邀前往澳门镜湖医院担任义务医师,并由此成为澳门第一位中国西医师。
在澳门,孙中山一边行医,一边从事革命活动,其中创办《镜海丛报》是他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办报的过程中,孙中山与澳门土生葡人飞南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仍为澳门人广为传颂。
孙中山赠飞南第留纪念品至今仍存
飞南第是世居澳门的土生葡人,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飞南第在香港法院任翻译。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人相识并志趣相投,逢成知己,常在一起议论两国朝政。
因医术高明,在澳门行医的孙中山声誉鹊起,求诊者络绎不绝,引起了澳门葡萄牙籍同行的嫉妒,他们百般刁难孙中山。于是孙中山托飞南第帮办合法执照,尽管澳门葡萄牙当局以其没有葡国文凭而拒绝颁发,但孙中山与飞南第在交往中友谊渐深。
1893年,孙中山被迫转往广州行医。离开澳门时,孙中山将自己的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具赠给飞南第留作纪念。这些孙中山遗物,后来由飞南第的妹妹转送还给孙中山元配夫人卢慕贞,至今还有其中几件,陈列在澳门“国父纪念馆”内。
合办《镜海丛报》宣传革命救国主张
行医期间,孙中山深感“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国难未已,医病不如医人,医人不如医国,民智需开启,国民需唤醒。于是他决定办一份报纸,宣传革命救国主张。孙中山的想法得到了飞南第的支持,于是两人合伙办起了《镜海丛报》,飞南第是报东,孙中山则主理编务。
在澳门下环正街3至5号,是飞南第的祖屋,在祖屋的隔壁是当年办《镜海丛报》的场所,可惜早已拆毁。记者在这里看到,在原址旁边的,现时仍保留着一座旧房屋,据澳门历史学会理事长陈树荣介绍,当其时下环正街都是这样的旧屋,从这座旧屋,可大概了解当时《镜海丛报》报社的模样。
《镜海丛报》创刊后,孙中山在报上撰稿针砭时政,宣传革命思想。据知,《镜海丛报》抨击时弊的社论,署“黔上味之生”的笔名者就是孙中山。此外,许多夹叙夹议的新闻报道,也是出自孙中山之手。
飞南第是助孙中山脱险的第一位外国人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飞南第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孙中山逃离澳门。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潜往澳门。飞南第当时已获悉,清政府正在通缉孙中山。但他不理个人安危,设法将孙中山藏起来,并协助孙中山尽快离开澳门。
据居澳葡人历史学家、汉学家高美士记述,当时孙中山是男扮女装,由飞南第陪同,乘船前往香港,再转道日本,避过了清政府的搜捕而脱险。飞南第悉力机智营救孙中山,是助孙中山脱险的第一位外国人。
其后,孙中山与飞南第的关系长期不断。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廷后,飞南第致函“衷心祝贺孙的成功”,表示将“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孙”,并“希望我们亲密的友谊再重新开始”。对于飞南第的真诚帮助,孙中山铭记在心,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拟聘请飞南第为顾问,飞南第却以年事已高为由,婉言谢绝。
1923年,飞南第逝世后,葬于澳门圣美基墓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