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中国航天迈大步港人感鼓舞 盼加入航天员队伍

2011年11月03日 15: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视频:天宫神八“深夜激吻”精彩回放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社香港11月3日电 题:中国航天迈大步香港感鼓舞 港人盼加入航天员队伍

  中新社记者 贾思玉

  3日凌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为中国空间站计划打下强有力的支撑点。这上面,在香港媒体和专家看来,是鼓舞国民的航天精神、科学研究的沃土,以及埋下港人航天员梦想的坐标。

  港媒:中国航天史写新页

  从“天宫一号”升空,到“神舟八号”冲天,再到二者“如约牵手”,港媒纷纷不吝篇幅报道,大掀航天科普热,传递民族自豪情。

  《星岛日报》3日在要闻版刊文《中国航天史写新页,神八天宫完美“拥吻”》,写道:在全球经济不景、太空活动纷纷偃旗息鼓之际,中国航天工程大踏步迈进引起世人关注。

  《文汇报》则聚焦“太空八步”,介绍精准交会对接的难度与挑战,突显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迈上新台阶。

  《大公报》当天刊登来论,谈及天宫与神八交会对接的意义指:打破了西方空间站技术的垄断;为和平开发太空资源增加东方力量的一元;证明中国有能力冲击世界前沿科技;以及升华出的航天精神能鼓舞国民、鼓舞世界。

  专家:科研实验上天 成果不可估量

  据了解,香港科研人员没有直接参与中国空间站计划,不过在嫦娥探月工程上,他们正在医疗、卫生、生物医学、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施展身手”。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卫炳江教授对中新社记者指出,中国航天工程正迈向透明、开放。他称赞此次中、德科学家借神八合作开展生命科学实验项目,对双方科学进步有益。

  国家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成员、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陈炯林教授指,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对科研进步及产品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在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等地球所不具备的“地利”环境下,会产生何种结果令人期待。

  他举例说,在太空中观察癌细胞生长,成果可用于医学制药;或做材料实验,各种晶体表现更好,有助开发电子仪器。他还透露,香港科学家提出的一些实验最快有望在神九、神十上进行。

  校长:盼学生萌生航天员梦想

  卫炳江表示,近5、6年来,随着中国航天工程迈入大步发展的黄金期,香港科研人员也越来越多参与其中,不过仅涉及辅助性科研和工程技术攻关层面。“未来绝对希望合作更深、更广泛!”他建议中国借鉴美国,将太空科技军用与民用分开,后一领域可纳入更多高校、民间力量。

  陈炯林提出,在航天科技应用方面,香港可设立专项研究基金,统领各大学分散的科研项目。

  此外,航天员赴港交流、香港大学生“北上”体验太空人受训等活动也日益热络。

  “希望有一天有港人加入国家航天员队伍,”他说,“不知道要等多久,不过10岁、8岁先埋下这样的愿望,哪怕过几十年实现都好。”(完)

分享按钮
    ----- 港澳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