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漫话:独立电影颁奖礼为港产片树立风向标
中新社香港3月4日电 香江漫话:独立电影颁奖礼为港产片树立风向标
中新社记者 谭休伊
没有盛大的舞台,没有华丽的红地毯。香港东区的电影资料馆中的小剧院,日前上演一年一度的“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颁奖典礼。没有星光璀璨的节目,一如既往地“冷清”,只有几部获奖电影的导演、演员,还有就是学会的“一小撮”影评人,但大奖却成功屹立香江18年。
“电影评论学会大奖今年踏入18届,以一个人来说,今年可以领一张成人身份证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陈志华说。18年来,这个颁奖礼并不服膺于小部分人,相反却发挥了“大作用”,有若暗角中的“明灯”,有人将其看作香港电影每年首张“成绩单”,誉作香港电影“风向标”。
小范围似乎是这个大奖的固有姿态,大奖举行18年来未变的,还有学会大奖投票前有如武林高手“过招”的讨论传统。投票前的理性激辩与坦率讨论,每每谈上8、9个小时,不只是参与评选的影评人各自表述,更务求透过铺陈理据,互相游说,切磋观点,寻求共识,方才见诸票数的争持。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于1995年成立,当时面临本地电影工业从高峰走向下坡的危机,希望透过志同道合的影评人,聚合力量,维护电影评论的独立自主,从艺术与文化的角度,对香港电影作出评价,对电影工作者的成就作出表扬。“近年来,港产电影比黄金全盛时期少了很多,但学会的大奖(参评者)认为有不少影片值得推荐、表扬。”陈志华表示。学会投票的60多位会员大部分来自香港的媒体界和学术界,坚持认真仔细的讨论。
小礼堂内,出席的“影星”只有获得最佳男演员的刘青云和最佳女演员的叶德娴。“从形体语调到坏习惯小动作,刘青云将三脚豹转化为爱面子、信义气和顶硬上的蛊惑佬……”今年刘青云凭《夺命金》一片夺得最佳男演员,这是学会大奖给出的“得奖原因”;内地导演姜文凭《让子弹飞》在本届学会大奖获评为最佳导演,这部电影叫座叫好,他却自言很少拿奖,香港给足了他“面子”,赞学会大奖评选“科学”;学会大奖将最佳电影奖授予了《桃姐》,则被外界理解为本土电影复兴的信号。
今年唯一的颁奖嘉宾、资深影人吴思远,庆幸“好在还有这样的独立评奖”。他表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是极有公信力的组织,成员包括学者、影评人,眼光锐利、专业、客观,而且“不偏激”,能找到“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点”。
当不少人对港产片的走向失望时,这“一小撮”影评人的理性和热诚,仍将发光,迎来下一个18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