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持繁荣稳定 中资企业发挥了独特作用
从维多利亚港南望,中国中钢、海尔、TCL、五粮液等中资企业的巨幅招牌在香港繁华中环的座座高楼上闪烁;乘车穿行在港岛、九龙稠密的街道,标着“中国石化”的加油站不时闯入视野;而在那些由白色围挡遮住的建筑工地上,“中国建筑”的著名标志赫然耸立;还有,香港的地标性建筑——369米高的中银大厦,曾带给香港甚至亚洲那么多的骄傲……这些驰名的中资企业,在促进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5月24日下午,香港政府发展局与建造业议会在湾仔会议展览中心联合举行“2011年公德地盘嘉许计划颁奖典礼”,中国建筑凭着对工地严格科学的管理、极低的事故率、持续良好的公德表现及提升环保表现的努力,而得到嘉奖,共有油塘四期重建商场、铜锣湾避风塘段隧道、屯门公路重建二期、土瓜湾综合大楼、启德邮轮码头发展项目、昂船洲污泥脱水设施、昂船洲污水处理厂隧道、望后石污水厂等9个项目荣获公德地盘奖,其中8个项目还荣获杰出环境管理奖,在香港各大建筑公司中表现超卓。
在此之前,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标了香港十大基建项目之一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观景山至香港口岸段工程,合约总额88.75亿港元,为中国建筑国际历史上独自承接的最高合约额工程。
最新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底,驻港中资企业已达到3375家,涉及金融、建筑、钢铁、地产、制造、运输、贸易、物流、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众多产业,总资产规模达到10.2万亿港元,净资产3.3万亿港元,与1997年相比,企业数量增长了近1倍,总资产增长了5倍,净资产增长了15倍,整体负债率下降了17个百分点。
据中联办主任彭清华介绍,中资机构在香港经营的时间较长,像中银、华润、招商局、港中旅的前身在新中国成立前都已在港经营。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中,中资机构在香港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银行以及同内地有关的贸易、航运、旅游等方面,机构也不多。
变化出现在改革开放后。那时,内地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纷纷在香港设立新的公司或分支机构,中资机构的规模和业务迅速扩大。
2003年以来,随着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是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系列协议,加之香港经济环境的显著好转,驻港中资企业抓住各种商机加快发展,资产质量不断改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中银香港集团依托母行中国银行的强大客户基础,加强与同业合作,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各种主要的财务指标在香港同业均位居前列。去年标准普尔把中银香港的长期信贷评级由A-提升到A+,提升了两个档次,而在近期由彭博评选的全球最稳健银行的评选中,中银香港名列全球第二,显示中银香港的业务基础稳健,并且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得到了业界和国际市场的肯定。
中银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和广北介绍说,中银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清算行和参加行,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供清算、融资等服务,支持香港和全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未来将在推进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发展的过程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石化早在1997年就进入香港经营成品油零售业务,目前已在全港建立了45家高素质的加油站。香港消费者对中国石化已经比较了解,很多人已习惯在中国石化的加油站为自己的爱车加油。
而港中旅的地产、酒店、旅游景点,海尔的高档洗衣机、热水器、冰箱,联想的电脑,等等,已经深入香港人的内心。
“驻港中资企业对国家、对香港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彭清华说,一方面,他们利用植根香港的有利条件,与跨国公司、当地知名企业以及内地其他企业合作,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在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起到了“排头兵”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利用香港国际化的优势,通过在港上市、协助内地企业上市和直接投资等形式,优化配置国际资源,在贯彻“引进来”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驻港中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香港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资企业率先作出不裁员、不减薪的承诺,与广大市民共度时艰,增强了人们应对危机的信心。
目前,驻港中资企业已是内地在境外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企业群体,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 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