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15年 十大基建提升香港经济竞争力
站在地铁柯士甸站的楼顶,俯视高铁西九龙总站建筑工地,只见十几尊起重机在有序工作,大型挖掘机正挥舞着巨大的抓手,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穿着橘红色工装在6月的骄阳下忙碌,运料车和渣土车进进出出……3年后,这座除车站大堂进口露出地面、其他设施全部深藏地底的巨型绿色环保建筑将投入运营。
西九龙总站是在建的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唯一的车站。而全长26公里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是第三届香港特区政府实施的十大基建项目之一,全部工程将在2015年竣工,可连通内地总长度为1.6万公里的国家高速铁路网,可直达北京、武汉、上海、西安、哈尔滨等许多城市。西九龙总站将成为祖国高铁的南大门。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说:“基建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动工期间会增加就业机会和工资,完工之后则会促进经济活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十大基建项目从2007年开始逐项落实规划,陆续开工建设。除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外,还包括大家熟知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启德机场开发计划、南港岛铁路线、沙田至中环铁路线、屯门西绕道及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港深西部快速轨道、港深共同开发落马洲河套区、西九文化区、新界东北新发展区等,另外还有个重要项目——港深边界的莲塘/香园围口岸,今年开工建设,2018年开通使用。
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动工修建。
2010年,一位香港老太太就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大桥在建工程因此被延迟一年多时间,增加成本150亿港元。2011年12月,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重新启动建设。计划于2016年完成通车。
启德发展计划,其实是利用原启德机场的跑道改造成邮轮码头,目前工程正加速进行,码头大楼和第一个邮轮泊位将于明年6月启用,可停泊世界上最大的邮轮。第二个邮轮泊位将于2015年投入运营。香港的邮轮旅游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西九龙文化区紧挨着高铁西九龙总站,政府一次性拨款是216亿港元。整个文化区占地40公顷,有5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将建造11个艺术表演和文化展览场馆,成为香港最大的文化中心。今年年底完成整体规划,2015年陆续投入使用。
香港发展局林郑月娥局长介绍说,广东人比较关注的落马洲河套区,是香港跟深圳两地政府共同开发的项目,就是在河套区成立一个特殊的合作区域,两地政府共同规划,共同发展,做一个高等的教育创意产业和科研的基地。
“过去5年总的来说,我们十大基建的工程进展良好。”林郑月娥女士表示,十大基建项目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是可以把香港的竞争力更推上一层楼的重要项目,我们觉得很兴奋。”香港运输局及房屋局局长郑汝嬅女士对记者说,高铁在施工期间可创造约1.1万个岗位,包括9000个建筑工人职位,2000个文职、专业技术职位。高铁运营期间,将带动香港及内地城市各行业如饮食业、零售业、旅游业及专业服务业等的发展与合作,创造上万个就业机会。
“高铁通车后,从西九龙到福田只要14分钟,到广州南站48分钟,可实现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概念,每年可为市民节省4200万小时的交通时间。”郑汝嬅女士算了一笔账。
而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可以把香港和有5000多万人口的珠三角地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3小时的生活圈。如果集装箱从珠海到香港的港口,可以减少差不多六成的运输时间。
本报记者 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