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港人港地” 学者称有助稳定楼价
中新社香港9月6日电(记者 周志彬)香港特区政府6日宣布,推出两幅地实施“港人港地”政策先导计划,规定首次出售对象及其后30年的转售对象,必须是香港永久性居民。有研究房屋政策的学者赞成“港人港地”政策,认为长期将有助稳定楼价。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6日宣布,政府计划在明年首季的卖地表中,在两幅住宅地落实“港人港地”的政策,政府会透过卖地章程将规定落成的单位,首次出售对象及其后30年的转售对象,必须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而且不可以公司名义购买,但不会设立其他方面限制,如入息或是否首次置业。
梁振英说,“香港住屋用地是稀有珍贵资源,必须优先满足香港永久居民的住屋需要。”
香港人多地稀,楼价不断飙升。为了稳定楼价,梁振英在8月便已推出10项措施加快出售资助和私人房屋单位,希望增加供应,回应市民诉求。
这10项措施包括5项短期措施和5项中期措施。5项短期措施包括,出售剩余居屋单位;1000个“置安心”单位转租为售;改建或重建工厂大厦,增加公屋和住宅供应等。中期措施包括,打算以折扣价出售上届政府规划的另外4000个“置安心”单位,幷研究新的置业安居计划,把36幅政府、机构或小区用地以及其它政府用地拨作住宅用地,估计可提供约11900个公私营住宅单位等。
这次“港人港地”推出的两块新地皮位于启德发展区,估计可以提供1100多个住宅单位。
研究房屋政策的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锺剑华赞成特区政府推出的“港人港地”政策。他指出,香港土地受客观条件限制,供应有限而且没得输入,香港人应有优先权购买房屋。
他说,近年,香港房屋市场都有二成多的房屋被外地资金买走,香港土地供应有限,在庞大的海外资金炒卖下,房屋的售价已经超出了本地居民的购买力,因此,政府有必要先处理本地的需求。
对于“港人港地”政策带来的影响,锺剑华表示,相信该政策短期不会令楼价有大幅度调整,但长期而言,少了海外资金的炒卖,对平稳楼价会有帮助。
锺剑华呼吁港府,“应长期坚持‘港人港地’的措施,不被短期的波动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