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与内地——2012年两地关系在磨合中融合

2012年12月26日 14:2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2012年,香港与内地社会经济继续融合,互惠互补关系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个别内地游客与港人发生口角、“双非”孕妇来港产子、内地“水货客”等议题也成为两地关系中“微妙的话题”。

  大量数据表明,香港和内地如今在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已密不可分。如信息咨询机构投中集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香港已成为内地企业海外融资规模最大的地区。同时,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共接待内地游客2532.6万人次,同比上升24.2%,占同期来港游客总数的71.6%。

  两地在教育方面的交流也不断加深。截至2011年10月,共有11000名香港学生在内地205所高校就读;而近几年每年都有约1400名内地学生到香港高校就读本科。今年6月,两地签署《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关于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的意向书》,根据意向书,中央政府将从2013年开始设立专项资金,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再邀2000名香港高校师生赴内地学习或调研;每年资助香港7000名高校师生暑期到内地交流。

  然而,随着两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像“双非”孕妇(夫妻两人皆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赴港产子等一些矛盾与摩擦也随之出现,甚至引发不小争论。对此,受访专家表示,两地交流密切,产生一些矛盾在所难免,解决之道则在于加强沟通与理解。

  香港教育学院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副主任周基利表示,两地融合在加快,过程中产生摩擦很难避免。“就像一对成长文化和背景不同的夫妇,双方需要体谅和尊重才能较易适应新的家庭生活。”他还建议,特区政府在处理“双非”、奶粉供应以至接待内地游客等问题时,应检视香港自身的容量问题和承受能力,适当规划、有效应对。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杨耀忠说,对于两地关系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没必要过度渲染,但也应及时“总结反思、对症下药”,以解决问题、缓解摩擦。

  杨耀忠表示,两地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不同,两地民众的成长环境存在差异,这是造成彼此隔膜的深层原因;而内地游客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港人的包容度不够等则是引发矛盾的直接因素。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学生庄泽权建议,港人应加强对内地的了解,这样可以化解两地的一些误会和摩擦。

  “香港人应以更开放的态度看两地关系,抛开固有的概念,避免人云亦云、感情用事。”庄泽权告诉记者。

  他举例说,自己大学时的一个室友就是内地同学,原先他以为内地人不太讲究卫生,但与室友相处后发现并非如此。他还表示,来港读书的内地生大多非常勤奋,这为内地人在香港树立了正面形象。

  从内地来港读书、工作近5年的结构工程师徐瑞表示,一些港人对于内地的了解更多来自香港本地媒体,但是这些媒体上过多关于内地的负面新闻以及两地摩擦的报道,让他们容易对内地产生偏见。

  他建议,两地应推动民间组织、社会机构举办交流活动,让更多港人到内地走一走、看一看;此外,国家可以出台更多优惠政策以吸引香港学生去内地读书。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总裁李乃尧认为,内地人、香港人都应更加包容彼此,认识两地差异,互相体谅。对于两地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既没必要夸大问题,也需认真反思总结,只要从管理、沟通和公共教育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解决当前问题,那么未来两地关系一定会越走越顺。”(记者 刘欢 张雅诗)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