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梁振英今公布首份施政报告 打造令人憧憬"香港梦"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1月16日 0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1月1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出席亚洲金融论坛上讲话。中新社发 谭达明 摄  

  中新网1月16日电 香港特首梁振英今日(16日)将发布其上任以来首份施政报告。根据较早前的公开报道,这份报告中,港府将延续过去半年来取得的既有成果,未来将着重解决经济发展、贫困、老龄化、房屋和环保等五个方面的问题。香港市民期待梁振英早前之承诺:今届政府“不单是做实事,更是敢做事的政府”。

  新一届特区政府十分重视这份施政报告,梁振英也早已明言报告不只是年度施政大纲,更是未来5年的施政蓝图。由于施政报告对于香港将来的发展影响深远,社会自然关心。

  早在去年,梁振英及其班子成员就着手报告准备工作,落区走访基层,与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沟通,并举办多场咨询会,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听取广泛声音,以尽最大可能满足各方需求。梁振英坦言每次与大家交流都能够直接听到市民的心声,他也十分重视民意,知道在民间有很多民间智慧,在地区有很多地区智慧。

  梁振英元旦发表网志表示,施政报告既是他年度的施政报告,也是未来五年的施政蓝图。施政报告应分清缓急轻重,厘定切合民意、科学可行的发展策略,既要尽量响应市民最关切的房屋、福利问题,让市民分享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要定出香港社会建设短中长期规划,特别是制定适合香港的产业发展大纲,打造令人憧憬的“香港梦”,凝聚港人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推动香港的建设。

  梁振英于本月7日表示,新政府施政6个多月始终急民所急,推出长者津贴、港人港地等政策,回应广大市民的需求。展望未来,施政重点将是经济发展,以高速发展带动解决香港长期积累的社会民生问题。

  他特别指出,特区政府对房屋问题的认识十分清楚,明白是土地供应不足导致楼房供应不足,从而造成现下市民买楼难。因此,自从上任以来几乎每天都在和与土地有关的部门开会,讨论对现有闲置土地的规划方案,力求在保育和发展之间求得平衡。

  梁振英过去一段时间也表示,长者生活津贴计划是他主动,并非在社会压力下提出;他又再次提到,来年施政报告的“新钱”大多数用于改善长者生活,说明他十分重视长者晚年生活需要,要做到老有所养。

  此外,在一项公开的茶叙中,出席人士透露,梁振英也开宗明义表示不会派钱,而会推出多项改善民生的措施。

  报告可能公布的新政:

  纾解贫困

  梁振英会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全面检讨过往的单项社福政策,制订一套长远的、整体的社福规划,以及未来5年的扶贫大计,包括公布研究、订定贫穷线的时间表;为有需要的基层人士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津贴,包括研究合并长者综援金及长者津贴计划,及探讨全面优化强积金计划,做好基层的退休生活保障;会具体研究建立全面的经济发展策略及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多元化及“地区经济”发展,从根本上纾解贫困问题。

  成立海滨局

  将维港两岸建造成世界级海滨区域,特区政府正研究成立法定的海滨管理局,并准备与海滨事务委员会合作展开公众咨询,预计于施政报告中提出成立海滨管理局。

    建立金融发展局

    梁振英14日表示,将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建立金融发展局,17日宣布成立细节。希望整合公私营合作平台,借此把握内地开放市场为香港金融业所带来的巨大潜力。

  试行长者照顾券

  报告重点之一为安老,或将于9月试行“长者小区照顾服务券”计划,为1200名身体机能中度缺损的长者,提供每月2500元至5000元的资助,让他们购买非政府机构的家居照顾服务。首阶段计划将于黄大仙、沙田和东区等八区试行。

  “全民搵地”三招解决房屋问题

  土地供应将会成为报告的一个焦点。为加快住宅供应,港府内部的最新口号是“全民搵地”,除继续物色适合的“政府、机构及小区”用地(GIC)转作住宅用途,并会逐步调高各个地区的地积比率,更打算向斜度较高的绿化地带,以及绿化度较低的人造斜坡“打主意”,用作发展住宅。

  幼儿教育或纳入免费基础教育

  据透露,港府计划进一步扩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将于新一份施政报告中落实推行15年免费教育,将幼儿教育纳入免费基础教育之内。并会于明年中于属下成立一专责委员会,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包括考虑直接资助非牟利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薪酬。

【编辑:吉翔】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