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水域污染 香港吉祥物白海豚或减少七成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香港商报报道,中华白海豚是香港的吉祥物,但数目却愈来愈少。有关注团体9日发表研究显示,在香港水域与珠江口的白海豚体内积聚大量有机污染物,长远有机会濒临绝种,预计珠江口的白海豚数量会在未来60年大幅减少七成;鲸豚搁浅个案亦会增加。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总监蒋素珊表示,希望通过拨款建立生化标志库,从而制订下一步的保育策略。
料珠江口60年劲减七成
蒋素珊9日于发布会公布,由保育基金资助的研究结果显示,于香港水域与珠江口的白海豚体内积聚有机污染物、铅、汞等重金属,导致其神经、免疫、生殖系统,甚至肝脏解毒功能受损,长远有濒临绝种的危机。研究结果亦进一步引证了早前的预计,相信珠江口的白海豚数量将在未来60年大幅减少74%,若水质污染持续恶化,未来数年的鲸豚搁浅个案将有机会增加。
她透露,保育基金一直在白海豚保育工作上不遗余力,包括处理搁浅个案及资助多项研究,单是于2013年已处理了28宗鲸豚搁浅个案,当中9条是白海豚,5条更为身长未满1.2米的初生或年幼海豚;透过保育基金与中山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国最大白海豚基因数据库与海洋环境样本数据库可得知,搁浅的白海豚样本中发现多种污染物及重金属,年纪愈大的白海豚,相对亦有愈多的重金属,情况值得关注。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吴玉萍作为白海豚基因数据库与生化指针库的首席研究员,她表示,各种污染物分别影响白海豚不同的器官,如有机污染物会危害白海豚的免疫和繁殖系统,可以引致其长出肿瘤并令繁殖率下降,如农业经由母乳或脐带进入年幼白海豚体内,更会影响其存活率。
蒋素珊宣布,保育基金已于2013/14财政年度,拨款126万资助6个有关白海豚的项目,当中包括成立生化指标,为白海豚的饮食习惯、污染物积累、排毒功能等多方面成立指针。长远而言,将加强与科研机构、政府的合作,以监察白海豚的生活环境及族群数量变化,从而制订下一步行动及有效的保育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