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漫画|“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港珠澳大桥有话说

2018年10月24日 0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视频:100秒带你看港珠澳大桥有多牛!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4日电 (魏巍 孟湘君 何路曼 曹梦媛) 10月24日,对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民众来说,不失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被外媒冠以“中国奇迹”之称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是新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座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的大桥,不仅颜值超高,还工艺精湛、模式创新,实力杠杠的!

  面对万众瞩目的盛况,大桥有话要说!

  这位大桥“先生”引以为傲的技术,很多是世界首创,为它赢得了海内外的赞誉。比如港珠澳大桥的深海隧道部分,由33节沉管对接而成,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堪称世界最精准的“深海之吻”。

  海底隧道中每一节沉管重达8万吨,规模堪比一艘航空母舰。

  大桥总长约55公里,除了身段纤长,还“肌肉发达”。

  大桥主梁钢板用量达到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者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哦!

  因为身板结实,大桥抗“打击”能力也是一流!

  大桥支座是世界上最大尺寸,承载力约3000吨,能抗8级地震,抵御16级台风,30万吨巨轮撞击!

  港珠澳大桥共开展140项试验,历经28次台风侵袭,遭遇过7次如河口羽、异常波等危机,最终化险为夷,拥有40项创新和540项专利。

  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比目前全世界跨海大桥普遍使用寿命,整整多出20年。

  除了安安静静做一座看潮起潮落的“帅桥”,大桥还很有“爱心”,因为大桥坐落的伶仃洋海域,生活着一群中华白海豚。为了守护好它们,大桥将坚实的脚部——承台,深埋在海床底下。

  施工期间,大桥避免大量施工人员、船舶和机器下海作业,减少对中华白海豚的伤害。

  目前,区域内的白海豚数量有增无减。这一现象或与人工岛和桥墩聚集浮游生物,为白海豚觅食提供便利有关。

  海下的“小伙伴”畅游,桥上的车辆从24日起,也可以在港珠澳三地穿梭往来。除了大桥开通,不久前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也正式运营,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开端,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将逐步显现。

  旅游观光、访亲谈友、寻找工作、投资机会……交通的便利化,不仅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更加便利三地民众的往来,形成1小时交通圈,拉近时空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人心。

  中国网友的赞叹与骄傲自不必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港珠澳大桥也引起外媒和外国专家、民众的关注。

  英国《每日邮报》网友评论:(中国港珠澳大桥)是“工程的壮举”。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港珠澳大桥的长度是美国加州金门大桥的20倍,大桥连接一个将拥有近7000万人口的经济区域,也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该区域年GDP约合1.51万亿美元,是旧金山湾区的两倍,比澳大利亚、西班牙或墨西哥整个国家的还多。

  美国《纽约时报》网友评论:“我的确要加入其他人,来赞美中国这项令人惊叹的工程了”。

  英国、美国都有网友为大桥点赞,纷纷留言称“中国人是基建领域的王者”、“叹为观止”、“没有什么能难倒中国工程师,中国厉害了”。

  雅虎新闻网友评论:“中国的路和桥比我们建的好”。

  还有人吐槽说:中国的工程建设速度,“与我们国家对比鲜明”,也有人说,“这对中国来说没什么,这是它们众多已经修完的跨海大桥中的一座”。

  留言五花八门,但透露出一个共同讯息,那就是“歪果仁”可以说是非常羡慕咱们了!

  事实上,这座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桥界珠峰”,作为中国桥梁技术集大成的杰出代表,背后是8年多近9年以来,设计、科研、施工建设人员、运营方……等无数中国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曾经,外国专家提出中国构想的这项工程“无法想象,难度太高”,是不可能实现的。

  面对壮阔的海洋、难测的水况,

  面对需要自主创造摸索、史无前例的技术运用,

  面对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一项项令人惊叹的难关,

  中国人,将刻在骨子里勤劳、勇敢、坚韧的精神,

  发挥得淋漓尽致。

资料图:工作人员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上安装吊带。 <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陈骥旻 摄
资料图:工作人员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上安装吊带。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他们冒着巨大风险无畏上阵,攻坚克难,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从岛隧工程巨型沉管高精度海底对接上演的“深海之吻”,

  到海底回淤、对接中途失败的泪洒指挥台;

资料图:中建钢构、中建三局、广东长大等建设者,为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砥砺奋战。 <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记者 陈文 摄
资料图:中建钢构、中建三局、广东长大等建设者,为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砥砺奋战。 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从工地上的一场集体婚礼,

  到烈日下匆匆扒下的一口盒饭;

  从星夜里思考解决方案的辗转反侧,

  到工程顺利合龙贯通时的震天欢呼……

    航拍镜头下的港珠澳大桥秋日美景。Vincent Chan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航拍镜头下的港珠澳大桥秋日美景。Vincent Chan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000多个日日夜夜,

  中国劳动人民,

  在700多年前文天祥写下诗句“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地方,

  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

  竖起了一座新的丰碑,

  书写了一个新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故事,

  才成就了英国《卫报》榜单上的“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2018年10月24日,大桥正式通车,

  一桥飞跨三地,天堑变通途。

  壮丽的景观,为珠江两岸增添了一道现代化的风景线。

  这,就是中国故事,

  这,就是中国创造!(完)

【编辑:刘湃】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