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界呼唤文学馆 多少闪光名字在此逗留——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港澳新闻
    香港文化界呼唤文学馆 多少闪光名字在此逗留
2009年09月09日 02: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九月八日电 (记者 晓萍)鲁迅、张爱玲、戴望舒……,这些闪光的名字都曾在香港逗留,然后华丽转身,而许地山、刘以鬯、金庸等更一直留守香港。这个东方小岛写出多少流芳之作,而香港,至今没有文学馆。

  有一次,记者与一位香港作家驱车行走在东区走廊,望着窗外如梦的维港夜景和万家灯火,作家突然惊呼,谁说香港没有文学,这就是驰骋的文学,跳动的文学;的确,香港有许许多多的光华和沧桑让人想将之成为“文学”。

  扰攘多年的香港西九龙文化区决定于九月重新进行公众咨询,不少香港文坛中坚份子乘时重新倡议西九需要成立文学馆。

  香港知名小说家董启章抛砖引玉,发表了《文学是要“馆”的!》,结果引来极大回响,香港文学馆倡议小组成立,得到不少学者、文化工作者和学生支持。董启章说:文学馆绝不是时间的凝固,文物的防腐,更不是对过去时代的怀旧;不仅是大师作品的珍藏,还有承传和孕育文学的使命。

  香港作家联会也于香港城市大学举行座谈会,专题讨论香港需要文学馆。

  会上,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单周尧指出,建立文学馆能令香港文学有更高能见度,也能激发更多人写出好作品。他慨叹本地的学生中文水平不济,而中文老师的中文也多是欠佳。若由文学入手,让学生爱上阅读,一定能扭转此现象。

  事实是,香港作联早在二00四年已发表“设立香港文学馆倡议书”。该会会长潘耀明希望设立文学馆,能完整又多元化地包容本地及外来文学作品。

  香港常被诟病为“文化沙漠”,有人说,“这个城市未能以文学呈现自身,于是长久地被凝固为帆船、人力车的刻板形象。”

  但香港文学在华语文化界中的重要席位却不得不为人肃然起敬。香港作家叶辉指出,香港文学自成特色,文言文和白话文交集,而香港文学更是香港电影起飞的创作源头。他强调,香港文学一直是存在的,只是大家视而不见。

  不过,文学在香港,力量从来发自民间。有文化界人士说,如果将来真有一所香港文学馆, 那应该也是民间主导的。香港文化界指出,香港需要有文学馆,但“一所真正有意义的文学馆,是现在式的,甚至是未来式的。它通过文学,建构今天的意识和明天的愿景。如果文学馆只用来封存文学殿堂的记忆,有欠文学真正的价值身份。”

  可以预见,九月下旬重新开启的香港西九公众咨询,“应否设文学馆”将是热烈讨论的议题。(完)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