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澳门十二月十日电 题:在“驿站”中转型的澳门工运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去年,名为“驿站”的一家工人服务点在澳门城区交通便利的水坑尾成立。这里提供青年职工图书、电脑免费上网以及谈天聚会的场所;总之,希望到此的年轻人感觉轻松、舒缓压力。
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会长何雪卿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澳门主要产业从制造业转向博彩、旅游等多种服务行业;工人团体再发展会员,必须接触不同层次的职工,把他们吸引过来。二00八年一年,“工联”新增会员约一万名,其中青年增加二千人;这种新颖的方式初步得到澳门青年认可。
何雪卿说,四十年前,她十岁进厂当工人,十三岁参加珠绣塑胶五金职工会;虽从小害羞、怕事,但在工会前辈的鼓励下参加歌唱、舞蹈活动,和基层工人团结在一起处理劳资纠纷、失业救济,积累下当时工会工作的经验。
但今天的澳门,公务员、文职人员群体快速扩大,青年职工面对的问题,是年轻人有一份好的薪水但这份工作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是房屋问题带来生活压力和怨气,是一系列的新问题。
在位于鹅眉街怡景台四楼的狭窄办公室、在“驿站”,多张三十多岁的年轻面孔挂着副秘书长、主任的职衔,打理着网站和创业培训等新鲜事务。何雪卿对他们充满希望:从大学法律、金融专业毕业的青年同仁,有基层历练,完全有可能为澳门工会带来新的内涵。
回归十年,澳门市民成为特区的主人翁;但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态,为有近六十年历史的这一工人团体带来的是一次次全新、甚至难以面对的挑战。
回归后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区面临着经济不靖、失业率突破百分之七、治安紊乱的困难局面,一些失业工人上街游行;有人质问澳门最主要的工人团体:为何不带工人“出街”?
“回归了,‘工联’是否应参与工人游行?”“工联”最后表示:游行是表达的方式,但其本身不解决问题。何雪卿坦陈,当时,我们压力很大,惟有全力发起为期九个月的大型筹款活动,募集澳门币一千余万元扶助四千八百多户失业工人家庭,也协助特区政府暂渡难关。她认为,“工联”非常清楚其承担的责任。
具有爱国爱澳深厚传统与真挚情感的澳门“工联”,首次遇到“回归后怎么定位自己”的新课题。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作用、新观念、新骨干、新的处事方式和方法、新的工作策略。数年磨合,与时俱进,他们取得共识: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担任支持、配合、监督政府的角色。他们内心清楚,“从经济数字看,澳门特区十年发展飞速,职工月工资中位数由回归前四千元澳门币上升到九千元;同时也有一部分基层员工如清洁、大厦管理员,月工资还处在不够四千元的水平,生活困难。”
何雪卿说,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人团体的天职,“既然是我们的政府,更要提出我们的善意批评、积极建议”。十年中,“工联”努力争取政府、各种基金会协助,扩大劳工子弟学校、工人医疗所等二十多个机构的服务,开办夜间进修中心,尽力提升职工在劳动市场竞争力;同时,代表工人向特区政府提出,必须推动制订法规遏制某些行业“黑工”泛滥情形,在新《劳动关系法》中延长妇女分娩假期,点滴争取工人应有的更多权益。
何雪卿说,明年“工联”将会提出有关最低工资的建议,大家也知道这件事情不容易,但起码要敢于提出来,让社会来讨论。
四年一次的立法会选举,是“一国两制”下工人团体问政必须面对的课题。去年曾带队赴港观摩香港工联会选举工作的何雪卿说,经初步总结,他们目前看法是——选举要有策略、有竞争,但取得成绩离不开日常工作的累积;“工联”必须做好职工维权、服务基层以及参与政府管治三环节,让雇员阶层共享经济成果,才能得到市民支持。
十二月一日,澳门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办公室新公布行政会委员十人名单,何雪卿作为社会人士,和政府主要官员、议员同获委任,协助行政长官决策。何雪卿表示,参与行政会,她代表的是劳工界基层的声音;希望新一届特区政府在决策中更多地从公平正义角度出发,朝着改善市民第一次分配(工资)的方向努力。
澳门工会联合总会目前由六十八个团体会员组成,在人口约为五十多万的澳门特区,它有会员六万。(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