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十年路:“两岸一家亲”初心不改
【解说】6月厦门,凤凰花开,5日开始,第十届海峡论坛各项活动陆续展开,这一两岸民间交流的嘉年华,至今已走过十个春秋。十年来,两岸同胞的手在这里相握、情感在这里交融,“亲切”几乎是所有两岸同胞在海峡论坛上碰面时的第一感受。
【解说】参加“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的台湾嘉宾黄慧君,听到祖籍地福建石狮乡亲的口音时,发出了由衷的感概。而她的父亲也圆了一直想回到福建谒祖的心愿。
【同期】台湾嘉宾 黄惠君
现在来这边我就觉得那个口音就是一模一样的,就觉得很妙,其实有很多是同样背景,同样文化的,就是隔着海峡两边这样而已。
【同期】台湾嘉宾 黄庆雄
我主要是年纪大了,我不寻根的话,我在台湾的那些弟弟,他们儿子都不知道祖先从哪里来。很有亲切感, 就是好像见到自己亲人一样,很亲这样。
【解说】的确,两岸割不断的历史血脉连接,让两岸民众有天然的人文亲近感,“两岸一家亲”是海峡论坛这一两岸民间交流平台十年来蓬勃发展的情感之源,也是海峡论坛创办以来始终秉持,且愈加鲜明的“初心”。
【同期】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创办人 李钟桂
有的时候是从书本上,或者是耳语相传,都是不正确的,那么现在亲眼目睹,亲自参加,了解之后对大陆的真实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跟了解。我们现在要共享我们的经验我们的心得,服务跟学习的心得,共享我们成长与发展的心得跟成果。
【解说】正是秉持“两岸一家亲”的“初心”,海峡论坛始终以两岸基层民众为主角。每年都吸引着近万名台胞踏海而来参与,其中八成是基层乡亲。无数来自两岸的普通人,在这里讲自己的故事,说自己的心声。
【同期】台湾中华两岸青年交流协会 执行长 曾维广
藉由这个论坛这个地方,认识更多的人,跟了解整个大陆的创业的环境,你可以更放心来这边做创业的动作,那认识的人他也会提供这样的一个协助,来给予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解说】正如曾维广所言,海峡论坛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搭建了越来越丰富的舞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就业,谱写自己的青春乐章。陈燕亭在福州开办了一家跆拳道学校,林奕利在厦门从事食品研发,而台湾大男孩苏郁程在厦门拥有了一家自己的咖啡厅。
【同期】台湾创业青年 陈燕亭
让自己可以对这边的了解,创业的了解更好这样子。让这边的孩子跟台湾的孩子去做交流。
【同期】台湾创业青年 林奕利
在台湾的话没有那么多的渠道,在大陆的话渠道相对会比较多一点。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找到资源,然后找到一个好的地方,创业落地。
【同期】台湾咖啡师 苏郁程
我觉得交到的朋友啊,或者是氛围,或者是别人给我的一些知识跟概念都已经超越了台湾,所以就喜欢来这里。
【解说】也正是秉持“两岸一家亲”的“初心”,历届海峡论坛都取得众多实质性成果,尤其是推出众多惠及台湾同胞,便利两岸民众交流的措施。不久前,大陆发布的“31条惠及台胞措施”让“两岸一家亲”理念有了更具体的实现。
【解说】两岸同胞在海峡论坛上叙家常、品小吃,谈经贸、商合作,论信仰、溯源流,谋创业、赛创意,发自肺腑的同胞之情在这里交汇融合,写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首次来到大陆的“首来族”,寻找发展的机会,成为越来越多台青“首来族”的“登陆”理由。
【同期】首来族 陈怡璇
这边的整个交流的各个行业还蛮多类的,所以我们自己觉得蛮新鲜的,就是原来有这么多种类别的可以看。
【同期】首来族 徐慧珉
第一次来,就大陆这边的待遇感觉会好一点比起在台湾,因为在台湾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是绑手绑脚的,所以感觉大陆这边会比较放手让我们做设计,发展空间会比较大。
【同期】全国青联副主席 李嵘
青年人的创业不是虚幻的,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前提之下的,而大陆现在有很多的发展机会,我们也希望大陆的发展机遇两岸青年都能够共享。
【解说】可以说,在海峡论坛推动下,两岸同胞不但越来越亲,而且各自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日益交融,共同发展,“两岸一家亲”正在走向“两岸一家人”。
【同期】海峡两岸劳工发展交流协会理事长 侯彩凤
海峡论坛它最主要就是比较属于跟台湾的基层、宗教、还有农业,各方面多元的交流。所以每年来的都有不一样的台湾各行各业的同胞过来这边。未来应该更深化,然后更扩大,让我们两岸的同胞真正做到两岸同胞一家亲,这些血浓于水的兄弟姐妹这个情怀。
记者 吴晟炜 福建厦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