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刊》文章称,自2001年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塔利班武装组织最高领导人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一直处于隐身状态。尽管不时会出现各种以奥马尔名义发布的命令,但塔利班内部已经开始对他是否还活在世间以及发布命令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谣传奥马尔最新录像曝光
塔利班武装数周前传出消息称,有人看见奥马尔出现在一段最新录制的录像中,录像中他正在用AK-47射击。武装分子对此感到欢欣鼓舞,因为自2001年晚些时候至今,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位武装头目的消息了。为躲避美军的炸弹袭击,奥马尔2001年坐在他妹夫摩托车的后面,一路向东狂奔躲藏进了坎大哈山区。
但这种激动的情绪很快就会消退,在过去9年的时间里,曾多次传出奥马尔现身的消息,但最终的都未能得到证实。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禁再次产生疑问:毛拉•奥马尔到底藏在哪里?他是否还活着?他是否还掌握着大权?如果没有,那么现在是谁掌控着塔利班?
如果上述疑问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么人们很可能据此判断阿富汗武装组织是否仍然强大,或者已经跨台。所有人都相信一点,塔利班内部对毛拉•奥马尔的忠诚将他们团结在了一起。塔利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情报官员说:“每一名塔利班武装分子都知道,该组织的士气和团结都完全依赖于毛拉•奥马尔。我们都是在为他而战。”如果没有奥马尔的精神鼓舞,那么塔利班组织将沦为一支混乱武装。
塔利班内部严禁询问奥马尔下落
随着疑问和各种虚假的传说被外界报道,这一分歧目前显得更加清晰了。十余名塔利班指挥官在接受《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在塔利班领导层内部,有关奥马尔一直保持沉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绝大多数塔利班普通士兵仍然相信奥马尔一直活着,他掌控并且指导着整个塔利班武装组织。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指挥官们一直坚持认为奥马尔仍然活着。有任何人质疑奥马尔已经死亡或者失去权力时,都会被塔利班武装组织的发言人斥为没有信仰的人,甚至还会被当成间谍。塔利班的一名高级情报官员说:“询问毛拉•奥马尔的下落将会引起怀疑,是被严厉禁止的。”但在私下的谈话中,塔利班的高官们都试图打听奥巴尔的下落。
巴基斯坦记者拉希穆拉•尤素夫扎伊同时也是一位研究塔利班问题的专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让人们难以理解的是,奥巴尔此前只是一位不善言辞的乡村传教士,但不知为何能激起追随者们如此大的忠诚。在奥马尔出逃前,尤素夫扎伊见过并采访过他至少十次。尤素夫扎伊说,奥马尔缺乏魅力,思维也并不缜密,他在看待问题时非黑即白。即使是在奥马尔当权的时候,他也很少公开露面。但奥马尔的追随者们在谈到他时却充满崇敬。
尽管如此,毛拉•奥马尔的缺失仍然让塔利班武装组织感到不便。毛拉•奥马尔的前副手们纷纷以未来塔利班领导人的身份出现,但他们没有任何人对奥马尔的地位构成挑战。奥马尔的前私人秘书古尔•阿格哈称,他拥有奥巴尔亲手签发的信件,任命他为奥马尔的新副手,接替今年早些时候遭到逮捕的塔利班二号人物毛拉•阿卜杜勒•加尼•巴拉达。但塔利班组织的许多指挥官都对古尔•阿格哈出示信件的真实性,以及他是否能够胜任副手职务表示怀疑。奥巴尔的另外一名副手、塔利班政权前财政部长贾恩•穆塔斯姆目前正在组织他自己的民兵武装。穆塔斯姆被指在塔利班政权跨台时曾贪污2000万美元公款。
塔利班武装组织的指挥官说,纪律正逐渐对狂热的年轻塔利班武装分子失去约束力。塔利班武装以毛拉•奥马尔的名义多次发布行为准则,命令武装分子们即使是在袭击高价值目标时,也要“避免平民伤亡”。但事实上,武装分子们在策划自杀炸弹或者路边炸弹袭击时却忽视这一准则,结果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今年至今,已经有超过1000名阿富汗平民在袭击中死亡,而其中60%的死亡是由塔利班武装组织造成。塔利班组织一位名叫古尔•艾哈迈德的指挥官说:“并不是所有的塔利班武装分子都相信这一命令来自于毛拉•奥马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阻止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
奥马尔疑遭巴基斯坦秘密关押
对于以奥马尔名义发布的命令,塔利班武装组织内部的怀疑论者正不断增加。18个月前,奥马尔签发一道命令,要求巴基斯坦境内的塔利班武装分子停止袭击巴军方目标,而应集中精力与驻阿富汗美军作战。但许多塔利班武装分子认为,这道命令并不是真的由奥马尔签发的,而是由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伪造的。事实上,塔利班高级指挥官们一直担心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将奥马尔关押在监狱内,然后以他的名义签发命令。
甚至还有塔利班武装分子认为,以奥马尔名义发出的命令都是美国人伪造的。6月份,驻在喀布尔的北约指挥官宣称,联军部队截获了毛拉•奥马尔下达的一道命令,下令塔利班武装分子“逮捕或者杀死那些为外国军队工作的阿富汗平民,包括妇女”。北约指挥官约瑟夫•布罗特兹说,他可以“100%地肯定”这道命令是由奥马尔签发的。但塔利班武装组织以及一些独立分析人士表认为,这极有可能是联军部队心理作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摧毁塔利班在阿富汗人心目中的形象。(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宋华报道)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晓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