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波兰前总统专机坠毁调查出台 波俄关系再生波澜

2011年01月13日 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料图:波兰前总统莱赫·卡钦斯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月13日电 综合媒体报道,俄罗斯国家间航空委员会(IAC)12日通过波兰驻俄罗斯大使馆,向波兰全权代表转交了波兰前总统卡钦斯基图-154专机失事最终调查报告。该委员会主席当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飞机失事前,两名波兰高官曾进入驾驶室向机组人员施压,其中空军司令可能还曾饮酒。另外,一名可能为卡钦斯基的“主要乘客”也对机组人员施加了心理压力。

  专机多次收到恶劣天气信息

  俄国家间航空委员会(IAC)技术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莫罗佐夫在就空难调查最终报告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专家没有在坠毁的图-154飞机机组人员的血液里发现酒精含量。

  莫罗佐夫说:“根据医疗鉴定结果,没有在机组人员的血液中发现酒精或者其它违禁品含量。”

  俄国家间航空委员会主席塔季扬娜•阿诺季娜表示,专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机组人员做出的不飞往备用机场的决定。

  阿诺季娜说,客机坠毁前,地面控制人员多次就斯摩棱斯克市机场上空恶劣天气向机组人员发出警告,“尽管如此,图-154型客机没有作出改在其他机场降落的决定。

  她说:“图-154机组人员在飞行途中不止一次收到有关目的地机场天气条件不符合最低标准的信息,这些标准由白俄罗斯空中交通管理局和北斯摩棱斯克机场制定,机组人员还收到过早些时候在斯摩棱斯克机场降落的波兰雅克-40飞机发出的有关消息。”

  阿诺季娜说,飞机在地面标识不可见的情况下降低高度,在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发出警报后,机组人员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波兰高官施压致祸

  阿诺季娜表示,在卡钦斯基专机坠毁之前,波兰前空军司令布拉希克和外交部礼宾司长,以及一名“主要乘客”进入驾驶舱,对机组人员施加了精神压力,导致他们做出了无论如何均得继续原地降落的决定。

  阿诺季娜指出:“飞行员被迫必须准确无误地在原定机场降落。而我必须强调,那是在不安全的条件,以及面对不合理风险条件下的降落。”

  她表示,法医在波兰前空军司令布拉希克的血液中发现千分之0.6的酒精含量,这足以影响他做出理智判断的能力。

  她补充说:“根据包括波兰专家在内的飞行专家及航空心理学家做出的结论,波兰空军司令一直在驾驶舱逗留到飞机撞到地面,造成心理压力,使机长做出在危险状况下不惜一切代价继续降落的决定。”

  按照阿诺季娜的说法,当时,机场地面控制中心并未发出允许降落的指令。此外,从华沙起飞前,机组没有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对复杂天气状况下实施着陆的准备不足。

  神秘“主要乘客”控制机长

  俄国家间航空委员会认为,客机坠毁前,除了布拉希克进入驾驶舱,给机组人员构成“心理压力”,还有一名“主要乘客”也表达不满,也许这名“主要乘客”的话对机组人员的压力最大。

  阿诺季娜说:“布拉希克和波兰外交部礼宾负责人出现在驾驶舱,还有一名‘主要乘客’可能表达不满……给机组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他们……做降落决定。”阿诺季娜没有说明“主要乘客”的身份,只是说机长认为这名“主要乘客”可能对机组人员的做法表示不满。阿诺季娜说:“心理紧张、情绪紧张……是导致空难的关键因素之一。”

  阿诺季娜并没有明确指出“主要乘客”为何人,不过矛头似乎是指向卡钦斯基。法新社推测,“主要乘客”看起来就是卡钦斯基。阿诺季娜披露,机长可能预料若不在原地降落,将会惹火该名“主要乘客”。

  波兰媒体报道说,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爆发冲突后,卡钦斯基急匆匆飞往第比利斯,以表示他对格鲁吉亚的支持。在飞行途中,他还进入驾驶舱,命令飞行员不顾不利条件着陆。但飞行员拒不从命,飞往另一座机场,卡钦斯基最后乘车进入格鲁吉亚。

  波俄关系再受考验

  调查报告公布后,已故波兰总统卡钦斯基胞兄、波兰反对党“法律与公正”党领袖雅罗斯拉夫•卡钦斯基对此进行了激烈批评。

  卡钦斯基对记者说:“这是波兰总理图斯克做出的让俄方调查的决定。我们今天看到了调查报告这样的后果,单方面毫无根据地完全将责任推到波兰机组人员和波兰政府的头上。”

  卡钦斯基认为,俄国家间航空委员会报告中所“炒作子虚乌有的对机组人员的压力”,空军司令体内血液中含的酒精与飞机降落决定没有任何关系,无论如何都不会对飞机航行产生影响。

  有媒体分析称,波俄两国由于长久以来的历史积怨、复杂的民族情感,以及战略利益的冲突,双边关系发展长期处于“寒冬期”。卡钦斯基专机坠毁事件后,俄罗斯向波兰释放出“温情”,让两国关系开始“破冰变暖”。但如果双方在专机坠毁事件调查结果上继续各执一词,刚刚正常化的两国关系势必受到影响。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忠会】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