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突尼斯、埃及政局动荡之后,巴林、也门、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国家也相继出现紧张局面。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发表声明,对巴林等国出现暴力行为“深表关切”,呼吁这些国家的政府“表现出克制”。白宫新闻发言人卡尼在回答相关问题时,既强调了所谓的“普世价值”,也强调“每个国家都是不同的”,有各自的情况与传统。
在经历了埃及突变之后,面对巴林可能出现的变局,奥巴马政府似乎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巴林虽然只是海湾一个小小的岛国,美国却在此有着重要的军事战略和地缘政治利益,美国海军第五舰队正驻扎于此,美国向海湾地区投放军事力量、支持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都有赖于此。巴林同时还被美国视为遏制伊朗影响力的“桥头堡”。一位美国专家明言,巴林是美国在海湾“最重要的战略资产”,是美国“无法承受政权更迭的地方”。
美国“热烈的政治言辞遇上了冰冷的军事现实”,这是美国媒体的一句评论。埃及的政权更迭使美国遭遇中东“政治真空”,而巴林的可能变局则使美国面临更加实在的利益流失威胁。在“价值观”与利益的平衡与两难之间,美国一边强调“这不是选择政府或选择人民”,一边明里暗里向相关国家的统治者施压,要求他们进行政治变革。
中东地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华盛顿看来,中东地区不仅油气资源富集,而且“极端主义势力”集中,中东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美国中东战略的重要依托是各个盟国,而最近卷入抗议风潮的一些中东国家恰恰是美国的盟国。动乱及政权更迭后,美国的多个中东盟友表达了对美抛弃穆巴拉克的不满。白宫接连派出要员前往安抚,同时也催促他们开始变革。对美国而言,相比道义上的负担,失去这些“保持地区稳定”的力量更加难以承受。长期以来,美国之所以选择与价值观迥异的中东国家结盟,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压制这些国家内部的“极端主义势力”。不过现在美国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美国为这种联盟付出了“安全成本”,因为它造成了中东地区强烈的反美情绪,并自我塑造了敌人。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将在中东北非面临更多这样的困境。据美国媒体报道,亚丁湾西岸的吉布提有“美军在非洲的唯一基地”,对美军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近来,吉布提局势也出现不稳迹象。
中东北非国家大多形成于殖民帝国瓦解和分割的历史遗产之上,历史上各民族、各教派之间又有着频繁的融合与冲突。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地区编织联盟网络,美国不可能意识不到问题的复杂性,也不会幼稚地把“民主”当成最省心的选择。面对中东北非一些国家的抗议风潮,美国开始担心无法获得盟国公众对“共同目标的支持”,进而更多地强调政治变革是一种“战略必需”。美国中东战略一直拥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如何让这种实用主义再次成为平衡现实与利益的最佳筹码?对美国来说,这的确是一个不轻松的挑战。(王恬)
参与互动(0) | 【编辑: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