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中新社记者亲赴被日本东北大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的宫城县仙台市若林区,深入灾后现场。这是一部分受灾地的景象。中新社发 侯宇 摄
中新网3月27日电 日本东北海岸小渔镇太郎(Taro)的居民原本以为,他们有高10米、长2.4公里、号称日本海上长城的海堤保护,就能高枕无忧。想不到,3月11日的海啸一发生,海水完全不受阻挡,一下子就把太郎镇淹没,所有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
据《联合早报》报道,灾难发生后的两个星期,42岁的弥生带着儿子和女儿爬上海堤顶部,俯瞰这个只剩颓垣断壁的小镇。
弥生原本受聘于这里的一家小餐馆,她指着脚下的海堤说:“这原本是太郎镇的骄傲和象征。”她带孩子到现场是要借实物告诉他们,人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是那么的脆弱和无助。
太郎镇曾在1896年和1933年遭遇两次海啸袭击。村民后来决定建造大海堤来阻挡海浪的脚步,并在1958年建成这道日本“长城”。
两星期前的大海啸来袭时,有些村民还爬上海堤瞭望,想不到这回的海浪却超过10米。74岁的老居民平田哀叹道:“他们就那样被卷走,海啸来势非常快。”
海啸的英文tsunami源自日语。据说,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比日本更常遭遇海啸摧残,日本人民也最关注防御海啸的措施。因此,除了大海堤,在日本东海岸还建有许多防波堤和河坝,也安装了许多警戒系统。
世界最大的釜石湾防波堤就建在太郎镇以南,可是,它在大海啸面前也形同虚设。
岩手县大学的一名土木工程教授说,人为的防御总是有限:“单凭硬件是不可能保护所有的生命和财产的。”
亚洲减灾中心的一名高级研究员说,日本沿岸城镇需要重新规划,以预防另一次灾难的袭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