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19日报道称,美国军方正在与一家本土公司秘密研发一种新型软件,利用伪造的用户身份在网络上发表有利于美国的舆论宣传。风靡全球的社交网站“脸谱”和微博站点“推特”将是这款新软件“操纵”的主要目标。
一旦这个软件开发成功,一名美国军人在登录网站时可拥有10个“马甲”,使其在同一地址登录时产生与美国军方毫无关联的假IP地址,从而可以轻易冒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身份的人,制造有利于美国的言论。
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称,美军中央司令部已经默认这个消息,并表示最多安排50名美军人员参与操作软件,这意味着至少会有500个假身份出现在网络上。
心理战还是“网络战”
美军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引起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批评。在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上,数千名网民谴责美军的行为是“虚伪的民主”,“请奥巴马总统管管军方”的声音比比皆是。
美军中央司令部发言人比尔·斯皮克斯中校表示,美军将使用这一软件在伊拉克进行“心理战”,只是用于在网络上打击基地组织的支持者以及敌对组织,“不会用于英语网站。”然而,英国《每日电讯报》怀疑英国国防部有可能也参与了这一项目,但目前英国国防部拒绝就此事置评。
专家指出,这款新软件是美军“仿真声音运作”(OEV)项目的一部分。美方投入2亿美元对这一项目进行深度研发,用于打击伊拉克“基地”组织在网上的支持者。对于美方来说,这样的“网络战”手法不仅可以有力地削弱不利于自己的意识形态宣传,还能够以“真实可信的声音”赢得有利的反响和支持,可谓“一石二鸟”。
两面派手法穿“马甲”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近日在华盛顿大学演说时,声称“开放的互联网可促进长期的和平、进步和繁荣”,如果互联网受到封锁和审查,“只会断送和平与进步的机遇”。与之相悖,2月,美国修正后的《信息安全与互联网自由法》对旧版做了字面上的修正:在“禁止”总统“关闭”互联网的同时,授权总统可以宣布“信息空间的紧急状态”,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可以部分接管或禁止对部分站点的访问。
美国这种“允放火禁点灯”的表现,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分析称,从2009年的伊朗大选,到如今中东多国的政治动荡,美国一次又一次看到了通过互联网插手他国政局、改变他国政治走向的可能性。作为世界上首个引入“网络战”的国家,也是将其首次应用于实战的国家,美国一直在利用互联网的垄断地位追求自身利益。作为一个垄断者谈论的“自由”,不过是一个漂亮的“马甲”。
由此看出,美国军方对互联网的态度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假如“网络水军”这种“操纵民意”的做法有了开始,其他国家、机构组织甚至私人企业很有可能纷纷效仿,让伪造的网络声音越来越大。届时,真实的网络民意将陷入“雾里看花”的境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