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奥巴马连任路多障碍:民众抱怨 府院争斗难妥协

2011年04月25日 10:2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百姓当然有怨言”

  近一段时期,记者在美国工作和生活中感受到,不断高涨的生活成本压力已招致美国百姓越来越多的不满。

  4月23日下午,记者在华盛顿西郊7号公路沿线加油站采访时看到,太阳石油公司87、89和93号汽油每加仑(美制1加仑合3.785升)当日标价分别为4.03、4.23和4.34美元。“87号汽油涨到4美元以上,这在我的记忆中还没有过。”加油站管理员博蒂说。

  “油价上涨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记者问,“当然有影响,”正在太阳石油公司加油站加油的凯尔说,“因公司业务需要,我每周开车200至70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油价上涨对我的影响可想而知。”

  “前些天我身体不适,仅在医院住了一夜零半天,就花费了3000美元,”福尔斯彻奇埃克森公司加油站管理员卡莫边抱怨边将记者带到食品冰柜旁,“几年前这么一块黄油标价2美元,现在的标价是6.69美元。各种生活开销价格上涨压力不断增加,再加上油价上涨,百姓当然有怨言。”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美国油价上涨?卡莫和博蒂说首要原因是“中东局势”。凯尔则认为,“石油公司的贪婪操控了美国的油价”。

  多项民调敲警钟

  4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每周全国电视讲话中重申,美国政府将对石油市场欺诈和价格操控等非法行为进行调查。在此之前,奥巴马于21日宣布,美国司法部已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以根除石油市场的任何欺诈、操纵或任何违反联邦和州法律的行为。

  美国汽油平均价格已于两周前达到每加仑3.84美元,达到2008年8月以来的最高位。美国媒体指出,高涨的油价势必对百姓的钱包和美国经济复苏造成影响,也会对正在寻求竞选连任的奥巴马带来更大的政治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早在3月11日,奥巴马便要求美国司法部关注油价涨势,并于3月下旬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对石油市场违法行为进行调查。白宫官员表示,高企的油价是白宫一段时间以来极感忧虑之事。

  油价与经济、经济与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油价高企仅是美国经济难题的一部分,而奥巴马能否成功破解经济难题则成为其能否成功竞选的关键所在。

  《纽约时报》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手进行的最新民调显示,目前美国公众对经济现状及整体走向看法最为悲观。今年年初曾一度出现的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已不复存在。在短短1个月时间内,认为美国经济正在恶化的公众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许多经济学家担忧,美国经济增长远未快到创造足够多就业岗位的地步。57%的受访者认为奥巴马没能很好地处理经济问题。

  而《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联手进行的民调则认为,经济问题是奥巴马竞选连任的最大潜在障碍,不断上涨的油价成为最敏感的负面因素。在受访者中,10人中有8人称通货膨胀在恶化,有7人称高油价使家庭生活变得困难。44%的美国人认为经济仍在走下坡路,这一比例为两年来最高。美联社于今年3月进行的一项民调也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经济是美国最大的问题。

  “府院之争”难妥协

  上周,奥巴马在弗吉尼亚、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3州进行了多场公共活动。一路上,奥巴马除为竞选连任筹款外,还为其经济政策进行辩解。

  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脸谱公司总部,一名听众问奥巴马:“在执政之初,你花大量时间谈论创造就业和经济复苏;现在你的话题重点又转到减少开支和赤字。你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奥巴马答道,除非国会将长期财政状况置于可控范围,否则短期内美国经济很难有根本起色。如果不对债务和赤字采取措施,最终将越来越拖累美国经济发展。

  由此不难看出,在如何破解美国经济难题问题上,白宫与国会间正在斗法。奥巴马13日提出计划在未来12年削减4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并表示拒绝延长布什政府时期针对富人的减税政策。美国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瑞安等共和党人则提出削减财政赤字6万亿美元,部分内容包括对医疗救助制度进行彻底改革。

  两种赤字削减计划思路迥异,民主、共和两党又互相抨击对方“激进”,有美国媒体认为,目前尚看不出民主、共和两党有妥协的空间。(人民日报华盛顿4月24日电/记者 温宪)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静】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