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10万大军阿富汗缠斗10年 决战成无法完成任务

2011年08月21日 15:3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10万大军阿富汗缠斗10年决战成无法完成任务
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阿富汗坎大哈附近,美军士兵炸毁一堵墙后撤离
    当地时间2009年12月1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公墓,一位女子抱着在阿富汗阵亡的丈夫的墓碑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8月6日晚间,一架“奇努克”运输直升机在阿富汗登吉山谷遇袭坠毁,31名美军“海豹”突击队队员丧生———这是美军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三个月前,正是来自这支部队的特种兵,在巴基斯坦击毙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

  这一天,是美国2001年10月7日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军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天。此前不久,美军及其盟军相继公布了撤离阿富汗的时间表。这场美军最惨痛的战术行动,似乎宣告美国的阿富汗战争政策以虎头蛇尾结束,几成定局。

  阿富汗,这个被称为“亚洲心脏”的国度,几乎从未摆脱过战乱与贫穷的命运。但历史也屡次昭示:这是一块“帝国的坟场”。十年来,有超过2万名阿富汗平民在战争中死亡。同时,这也是令美国人疲惫不堪的十年。

  报复,不能不出的恶气

  拉丹死了,美军要撤了,奥巴马向塔利班伸出了和解的橄榄枝……一切,似乎开始转变。阿富汗困局破解的曙光已现?然而,战乱、恐怖袭击、贫穷依然笼罩着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度。现实依旧残酷:今年1至6月,有3606名阿富汗平民在冲突中伤亡,其中1462人死亡,八成由反政府武装团体造成。美军及其盟军的撤离,也出人意料地没有带来太平,塔利班的反击愈发猛烈。

  “布什当年确实想报复,想出口气,阿战就是一场始于报复的战争。”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王学东说,“9·11”对美国政府和民众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创伤,是巨大而难以弥补的。

  “9·11”前,美国还挺陶醉的,因为克林顿当政时期是美国历史上经济特别好的八年,王学东说:“美国历史上,欠债的时候多,盈利的时候少。克林顿时代是盈利的,政府民众都很高兴。就在美国蒸蒸日上的时候,突然来个‘9·11’,一下子有种休克的感觉。很多美国人觉得这么伟大、这么厉害的国家,怎么会遇上这种事!当时不打不可能,(美国)国内不好交代。”

  急于找寻“凶手”的美国,很快锁定了本·拉丹。这位“9·11”事件的总策划人,是塔利班领导人毛拉·奥马尔的岳父。1996年,塔利班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了建立全国性政权。这一年,制造多起恐怖活动的本·拉丹被美国人赶得无处藏身,从苏丹逃到阿富汗。拉丹和奥马尔协议,他提供资金和人力,帮助奥马尔打败敌人,而奥马尔则回报给拉丹一块自治的基地。

  “9·11”事件后,奥马尔拒绝了美国方面交出本·拉丹的请求。此后,美军及其盟军大打出手,塔利班政府迅速垮台。

  “布什说:塔利班必须采取行动,要么交人,要么一起灭亡。问题是,当时布什并未意识到,阿战是一个泥沼。”王学东认为,阿战影响了美国的亚洲战略格局,并迫使其做出调整。

  决战,无法完成的任务

  塔利班政权的垮台,从一开始,就是美军及其盟军与阿富汗“北方联盟”合作的成果。但塔利班武装,从来没向美国设想的那样被彻底铲除,甚至反复出现“越打越多”的怪象。从来没有“决战”的决战、不像“结果”的结果,几番拉锯、多个回合后,美国终于想明白:投入越多,只会在泥潭里陷得越深。更头疼的是:紧随阿战而来的伊拉克战争,美军几乎全力投入,根本无暇东顾,阿富汗局势持续恶化。

  2005年,塔利班卷土重来,两年里就占据了巴阿边境大部分地区,其通过游击战建立的根据地势力日益强大,并且利用巴基斯坦国内冲突扩大影响,威胁巴基斯坦的稳定。

  2007年9月至翌年9月,美国陷入阿战最黑暗的一年,其间2000多名联军士兵死亡。从2008年到2009年两年间,美国共增兵54500人,驻阿富汗美军总人数达到10万人。

  奥巴马上任后,推出“阿巴新战略”,将反恐重心从伊拉克转移至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集中力量打击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增兵后的美军,加紧了对塔利班武装盘踞的阿富汗南部地区的清剿。盟军在坎大哈的军事策略有所调整,重建优先,军事行动为辅。2010年9月,盟军又展开大规模行动,到10月底,塔利班被迫从盘踞多年的坎大哈周边据点撤离。

  盟军还一改以往做法,不再固守一些传统战略要地,如首都和大城市、交通要道、阿巴边境地区等地,主动出击、派遣小分队深入偏僻乡村清剿塔利班。

  新战术效果明显。今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报告指出,叛乱分子控制的地区减少,由于在北部和西部省份的军事行动节奏加快,越来越多反政府武装希望加入当地整编计划。报告称,在首都喀布尔,阿富汗的安全部队在打击叛乱方面越来越有效率。

  然而,即便是拉丹被击毙,始于反恐的阿战非但没有终止,同一天,塔利班还对驻阿联军发动了代号“巴达尔”的攻势。随即,阿富汗暴力事件飙升,961名平民伤亡,成为2007年以来最血腥的一个月。

  此时,美国的态度也悄然转变。稍早前,奥巴马在公开演讲中,塔利班不再被定义为“敌人”。这也意味着,阿战十年,根除塔利班、在阿富汗组建一个亲西方的“民主”政权,成了美国十万大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和谈,十年后回到原点?

  如今,塔利班这块“烫手山芋”,似乎成了美国和阿富汗政府的共同需求。

  想撤军的美国,无心恋战;羸弱的阿富汗政府,无力再打。他们都需要和塔利班和谈。

  据维基解密网站透露:过去几年,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以及卡尔扎伊政权早就与塔利班谈判。早在2010年10月7日,卡尔扎伊就宣布成立了和平高级委员会,寻求同塔利班和谈以期实现持久和平。提出只要塔利班遵守三个条件———与“基地”组织决裂、遵守阿富汗宪法和放弃使用暴力,便可以加入由阿富汗政府主导的和平进程。而塔利班的前提是:外国军队完全撤离阿富汗。双方十几次接触,颗粒无收。

  与塔利班和谈,共同分享政权———这个结局,应该是战争的发动者、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怎么也想不到的。十年阿战,好像又回到了起点,疲惫了十年的美国,到底算是赢了还是输了?

  其实,早在美国进攻阿富汗前,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就提出过警告:“阿富汗境内的山就像月球上那么多,那里没有工厂,地广人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怎么进攻阿富汗?别忘了,以前苏联在这里损失了两万士兵,同时,什么也没得到。”

  征服,帝国梦想支离破碎

  在美国之前,英国和前苏联都曾入侵阿富汗。英国人三次落败,现代战争史学家伯特力·布罗根形容这三次入侵是“帝国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他同时感叹,前苏联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之前“没有读过阿富汗历史”。

  “几千年来,多少国家经过阿富汗去征服其他国家,最后还得退回去。阿富汗是必经之路。西亚、中东要想到南亚和东方来,都要经过。为什么是‘帝国的坟场’?不是因为阿富汗人英勇善战,也不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是因为阿富汗人似乎一直就没有‘国家’的概念。”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王学东说,阿富汗到现在还是个前现代国家,是一个部族社会。

  “它是一种部落酋长统治,一个个区域都有自己的领袖。部落酋长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当地豪绅。不同族群、地区之间的矛盾比较复杂,塔利班和一些部族武装结合得很紧密。阿富汗没有一个有形的社会,就算把城池都打下来,也还是一把‘沙子’。”王学东说,塔利班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军事组织,其成员就是老百姓,白天下地,晚上扛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壮志认为,现在的塔利班和上世纪90年代掌权的塔利班有所不同。它事实上由各种各样的力量组成,很多组织只要是反美,就可以称为塔利班。“美国在阿富汗打的时间长了,伤害了很多平民,又没有真正解决阿富汗人的生计问题,有一些阿富汗人存在反美情绪,肯定会对美军长驻有意见,有一些反美、仇美的举动。在美国看来,这些都是‘塔利班’做的。”孙壮志说。

  孙壮志认为,美军、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接触谈判,反映了阿富汗的社会现实。阿富汗的局面十分复杂。想通过战场上的胜利全部解决阿富汗问题,不太可能。(记者 孙朝方 实习生 张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湘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