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新秩序
作为开放发展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新秩序的建设,已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面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巨大的、不平衡的调整,第一次面临东西方文明的此消彼涨。在新旧国际货币秩序更迭的过程中,不通过激烈冲突与对抗的方式进行,就必然有一个思想认同和妥协的过程。这意味着,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大国之间以及新旧体系之间的长期博弈。
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应当与货币大国的经济实力相对应,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平衡。此轮全球金融危机后,随着主要大国之间经济实力的重新配置,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重构。在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制衡”的过程中,随着中国经济和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和日益巩固,人民币无疑将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主多元”到“多元制衡”
面对日益复杂的欧美国家债务危机,纠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建立能够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货币制度,对于处于日渐紧密的全球体系中的任何经济体而言都是重要而不容回避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如何通过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来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将成为危机后国际货币重建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
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遭到重创,金融体系的恢复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表现出极其强劲的增长力量,其金融地位迅速上升。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动的背景下,以美国和西方国家“一极主导”的国际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渐进式的变化,未来的趋势将呈现出多极化的局面。
实际上,“金砖国家”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速度,已经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基本格局,也因之明显增强了其自身在国际上的发言权,进而为参与制定世界经济新体制及游戏规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期,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多极化趋势,国际货币体系也将实现从“一主多元”到“多元制衡”的转变。
当然,尽管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但从目前的条件来看,对以美元本位制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注定会是一个长期、渐进、增量式变化的调整过程。
首先,美国依然是无可动摇的全球第一经济大国,而且任何国家的单一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都无法避免“特里芬难题”;第二,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历史表明,国际货币体系的使用具有巨大的惯性,大部分国家并不愿意看到剧烈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第三,美元走弱带来的高储备国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巨大潜在资产损失,也是阻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因素。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