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军事专家:中国海军有能力给美制造"棘手难题"

2011年11月23日 09:0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11月220日文章 题:是的,中国可以拥有一支全球海军(作者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姆斯)

  我的同事伯纳德·科尔教授不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能在本世纪中叶转变为一支全球力量,并实现解放军海军之父刘华清上将的宏愿,即建成一支能够支配面积不断扩大的带状海域的海军,然后再成为与美国海军比肩的纵横四海的海军。科尔是美国海军的退役水面战军官,著有《海上长城》一书。

  中国的战略家把西方海军伟人的理念,与中国的陆战传统结合在一起。中国的海上战略是东方和西方、陆上力量和海上力量的合体。在我看来,人民解放军海军成长为一支全球力量是不在话下的。北京认为其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利益面临紧迫的威胁。从华盛顿当前奉行的海上战略来看,它认为自己在那里的利益也受到威胁。华盛顿发誓要在可预见的未来在上述两处海域展示出“可信的战斗力”。这些海域是意义重大的战区——对两国而言都是如此。

  正如科尔所认为的,思路上的缺陷问题使中国不能在海上大展宏图。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中国是一个以陆战为重心的亚洲军事强国,它在考虑海上战略时是从“捍卫海上的固定和有限地区”的角度出发的。正如科尔所言,刘华清要求解放军海军“能够把海上控制范围扩展到第一岛链,即始于千岛群岛、经过日本和琉球群岛、然后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群岛”。他设想在2 0 0 0年完成这一阶段的海军建设——中国海军显然没能按期实现这一目标。

  科尔还挑刺说,中国海军过分相信,在台海发生意外或是沿中国海界发生其他某种冲突时,可以用“拒止”武器把敌对力量——主要是美国海军——挡在东亚海域以外。他表示,这是一种对全球海军充满敌意的静态和被动的做法。根据北京的拒止战略,柴电潜艇、反舰弹道导弹、隐形双体船和其他短程或岸基武器共同构筑起一个密集的多层防御体系,抵御胆敢侵入中国海上地盘的力量。如果对从太平洋东面驶来的力量迎头痛击,解放军抵抗者就有可能让外力的干预成本增加,增加到让美国总统犹豫很长时间、从而使北京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实现其目标的地步。更理想的情况是,华盛顿能够克制住,压根就不出手相救。

  科尔认为,“拒止”做法证明,“中国海军当前的战略思维仍然是基于捍卫海上的有限地区……而且(解放军海军)想要在海上划定地盘”。这种不明智的做法使中国海军背离了“海军力量的核心价值:机动性和灵活性”。

  目前还远不能肯定基于地理的构想束缚了中国的海上战略。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肯定了陆基或短程武器在阻止外敌经过狭窄水域方面的能力。此类航道“与河流上的桥梁类似”。宽广的通道“必须由一支灵活机动的力量把守,而不是靠永久性的工事把守,因为这些通道不可能被防御工事封闭起来”。这就是说,要想控制宽广的水域,海军就必须到海上。

  日本等战略对手控制着一些航道,中国必须经由这些航道才能到达西太平洋和其他关键的海域。这些对手拥有自己的反舰武器。看样子,亚洲海域正在变成各国为了获取战略优势而来回抢夺的竞技场。中国、美国和其他选手将如何行动,所有人都不得而知。

  头脑聪明的中国海军指挥官们,在岸基导弹和战斗机的支持下,可能会让一个实力更胜一筹的对手——比如美国——大伤脑筋。如果北京能够用由柴油动力潜艇、快速巡逻艇和反舰导弹组成的“小舰队”拖住美军,那它就能让水面战舰放开手脚地在“拒止”防护盾牌下自由地采取行动。

  五角大楼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有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显示,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范围”覆盖了西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域、整个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部分海域。这为中国舰队创造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使海军指挥官得以灵活机动地调遣,更不用说本土上随时待命的导弹所带来的自信了。一支防御性的舰队可以成为一支富有冒险精神的舰队。

  大陆性思维的确可能会阻碍解放军海军的思想发展,让它无法成长为一支能与美国海军及其盟国海军媲美的远航力量。但是即便如此,中国海军仍能像美国海军在一个世纪以前所做的那样好。战略学家将分析中国的地理环境、为这些环境找到适合的战略,并打造一支能够在那里争夺霸权的舰队。人民解放军的海军会成为一支全球海军吗?谁知道呢?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北京和华盛顿的战略注意力将仍然集中在同样的海域———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国海军注定会给美国海军制造棘手的战略难题,即便它把自己的发展空间局限在亚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