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Moris上尉负责指挥Adder基地的“输送控制小组”,这段时间忙于疏导撤离。他说,我们将坚守于此直到使命结束,将确认伊拉克每一个装备都被清除,“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在对越南战争时从来没有做过的”。
然而,有评论称“美国领导者可能低估了装备规模,美国军方官员表示这是他们自从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后勤装备”。
美国留给伊拉克的不仅仅是无法带走的战备,还有那些随手遗弃的美国货,以及无心种植的“美国文化”。有媒体称,在首都巴格达市中心凯拉代区的露天集市上,不少摊点正在兜售印有“美国陆军”字样的旧军服、军用刀具、战靴。美国大兵即将离开,许多伊拉克人在担心安全环境恶化之余,对美军长期驻扎给当地带来的文化冲击更显忧心忡忡。
“对于美国军队来说,战争确实已经结束。”美军驻伊拉克新闻发言人Jeffrey Buchanan上将说。但是对于伊拉克人来说,战争远没有结束。汽车炸弹和暗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上个月,伊拉克官方数字表明至少187人死于这种袭击。伊拉克民众所面临的危险,就像美国电影《拆弹部队》所演绎的那样——在那里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人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据报道,在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及随后几年持续的暴力冲突之后,伊拉克的寡妇数量大幅增加。据伊拉克官方估计,近9年的战争造成90万女性成为寡妇,占伊拉克女性的9%,其中至少有8.6万人在最近发生的暴力事件中丧偶。
11月30日,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伊拉克时对伊拉克马利基说,“我们相信你们的政府完全有能力掌控国内的安全局势”。但12月5日,伊拉克发生了数起针对什叶派穆斯林朝圣者的炸弹袭击,造成至少3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和战争时期相比,局势肯定稳定很多,但是美国撤军之后,伊拉克国内矛盾如何演化,美国无法控制。”彭光谦说。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韩志斌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美国撤军后,伊拉克现政府能否维持伊拉克的稳定,恐怖主义极端势力、伊拉克复兴党残余势力、亲萨达姆力量是否在美国撤军后卷土重来,将是美国政府不得不担忧的因素。
拜登访问伊拉克时曾表示将如期撤离,但他同时又说,“我们的军事力量即将撤离,虽然对地区安全局势还存在担忧。”
对于这一意味深长的讲话,余国庆解读称,拜登暗示伊拉克周边局势并不乐观,主要在于伊朗因素。伊朗和伊拉克什叶派存在联系,拜登是在暗示伊拉克什叶派聚居区内的安全事件是伊朗在“捣乱”。
现在,两伊也有“情愈浓”的趋势。耶路撒冷邮报12月8日报道称,马利基向伊朗方向靠近。这一靠近伴随着2011年的中东剧变。马利基政权对伊朗立场的变化,反映了中东不断伊斯兰化的政治局势中,愈发激化的宗派问题。同时,有外媒报道,伊朗也作出呼应,在宗教领域采取了具体措施,力挺伊拉克的什叶派总理马利基。
余国庆说,萨达姆下台之后,逊尼派在伊拉克统治地位有所下降。新政府更倾向于什叶派,这和伊朗国内的主要派别相同,两派在感情上有天然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讲,美国失算了。美国撤出之后最担忧的是,伊朗乘机在该地区扩大影响力。目前,随着伊朗在伊拉克的势力相应增大,它在该地区有发展壮大的空间也在增加。
“美国不会对此坐视不管,美军撤离伊拉克并不等于从中东撤军。驻扎在海湾的大量美国军队仍时刻关注伊朗的一举一动。”韩志斌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分析称,来自美国或受美国支配的安全承包商的人数约在4000至5000人,与伊拉克的安全部队建设、装备进口、保安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伊拉克周边有事,这批人在关键时刻可能发挥预备部队的作用。
余国庆还分析称,美国在该地区有固定的基地。在核心区,美国在巴林和卡塔尔都有军事基地。而在外围,美国在附近的土耳其等国都有北约的军事基地可以利用。所以美国可以轻易在该地区投入兵力。如果该地区需要美国的军事力量,美国可以在两个月内调动航母等军事力量前往。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魏香镜 实习生 王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