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约因利比亚军事行动再度在国际舞台上“扬名”。在历时7个月的作战中,北约未折一兵一卒,如愿扶植利比亚反对派推翻卡扎菲政权。在总结这场突发军事行动时,观察人士和媒体普遍将其称为“利比亚模式”,以区别于北约以往的军事行动。
随着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变化,成立60多年的北约早已把军事触角伸到传统的行动区域之外。利比亚之后,北约是否会将这一模式作为域外军事干涉行动的范本,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值得深思。
“利比亚模式”四大特点
第一,美国和欧洲国家在军事分工上首次出现调整。正如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所言,这是首次由欧洲国家领头的北约军事行动,绝大多数的轰炸任务由英法两国战机执行。自愿退居幕后的美国负责提供无人侦察机、空中加油机等装备。
第二,军事行动规模有限,但求速战速决。此次军事行动主要实施空中精确打击,完全排除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以避免陷入地面战泥潭。在旧有政权被推翻、卡扎菲身死后,北约很快便宣布军事行动结束。
第三,尽量避免单边行动。在展开军事行动前,北约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相关授权和阿拉伯国家公开支持,做到“师出有名”。这同北约此前军事行动形成鲜明对比。
第四,成员国可选择“自愿参与”,北约成为参与国家的联合行动平台。在此次军事行动中,北约28个成员国只有一半实际参与,其中只有8个成员国参与了轰炸行动,军事实力较强的德国和波兰均袖手旁观。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