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国际社会反应不一(3)

2011年12月20日 09: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启动危机管理体制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19日就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向政府各部门下达三点指示,要求加大力度收集信息,与中美韩等国紧密共享信息,做好万全准备以防不测。

  野田佳彦原计划于19日进行首次街头演讲,以寻求国民支持、挽回支持率急跌的颓势。但金正日去世的消息一传来,野田迅速取消演讲,赶回首相官邸,启动了其上任后的第一次危机管理机制。

  日本政府当天下午紧急召开安全保障会议。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设置了对策室,自卫队及海上保安厅加强了国内的警戒态势。

  藤村还表示,野田本月底访问中、印两国的计划“现阶段没有变化”。

  防卫大臣一川保夫针对朝鲜人民军的动向表示“目前没有得到出现异常的情报”。他表示,当前很难预测金正日去世对东北亚安全形势的影响,“必须与各国加强情报沟通,以作出正确的反应”。

  首相官邸内当日还召开了外务、防卫、警察等相关部门的局长级会议。有外务省官员在会上指出,“如果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不稳定,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在韩日本人”。

  野田当天与韩国总统李明博紧急通话。双方就美、日、韩三国展开密切合作应对朝鲜局势达成一致。

  野田在与李明博的举行电话会谈时称:“希望此事不会给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李明博回应称,希望双方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以应对突发事态。

  官房长官藤村修在会见记者时表示,日朝两国2002年就解决朝核、导弹问题达成的《日朝平壤宣言》将“依然”有效。

  位于日本海一侧的6处海上保安总部19日强化了对沿岸海域、核电站等重要设施的监视和警戒。

  据共同社报道,靠近朝鲜半岛的日本九州北部地区19日提高了警戒。距离韩国约50公里的日本长崎县对马海上保安部官员紧张地表示:“我们正在为可能出现的可疑船只及漂流难民等不测事态进行信息收集。”长崎县警方也加强了海岸沿线的巡逻。位于北九州的第七管区海上保安总部设立了由总部长挂帅的对策总部,以强化雷达监视及海上巡逻。

  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立即下令驻守在靠近日本海朝鲜半岛一侧的新潟基地和秋田基地的自卫队进入全面戒备状态。日本陆上自卫队在秋田驻守有最新式的导弹部队,并配备有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金正日去世的消息给东京股市午盘造成冲击,日经指数失守8300点关口,跌幅一度接近130点。

  日本财务相安住淳对媒体表示:“必须慎重关注对经济的影响,将指示相关部门作出应对。(记者 裴军)

  俄罗斯平静面对朝鲜变局

  金正日去世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后,俄罗斯方面表现出了足够的淡定。

  莫斯科时间12月19日14时10分,俄总统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一句话消息,称“梅德韦杰夫总统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金正日去世一事向金正恩发去了慰问电。”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此事表态时强调,莫斯科认为,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不会影响俄罗斯与朝鲜友好关系的发展。

  拉夫罗夫称:“朝鲜是我们的邻居。我们两国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我们认为,友好的朝鲜人民所遭受的损失不会影响我们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金正日今年访俄时曾经陪同过他的一些俄方官员,也相继向金正恩发去唁电。

  俄总统驻远东地区全权代表伊沙耶夫在唁电中称:“金正日十分重视朝鲜与俄罗斯在经贸、科技和投资领域内的合作。我曾有机会和这位非同寻常的人相识。我高度评价他对自己祖国的深爱、他的博学、他的眼界和他对经济各领域的通晓程度。”

  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俄总统驻远东地区前全权代表普利科夫斯基、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什波尔特等也以不同方式对金正日逝世表示哀悼,向他的亲友和全体朝鲜人民表示慰问。

  阿穆尔州州长科热米亚科在唁电中强调:“金正日同志为推动朝鲜与俄远东地区的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将永远记住朝鲜伟大领导人2011年8月访问阿穆尔州时的情景。”

  俄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认为,朝鲜领导层完全能够保证现行方针、路线的连续性。

  关于朝鲜核问题的谈判,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朝鲜项目主任托罗拉亚表示,“最近数周来,各方已开始做出让步,所有参与谈判的国家间出现良性进程,希望这一进程将继续发展”。他预计,眼下,这一谈判进程将出现停顿。

  托洛拉亚表示,的可能性,而眼下俄罗斯的任务就是“尽管朝鲜更换领导人及其内部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仍要继续促进通过外交进程解决此问题”。

  俄第五届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克利莫夫在谈及金正日去世的消息时表示:“重要的是不要让该国局势受到外力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可怕的后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雨昕】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