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东京12月24日电 题:2011年日本经济的魔咒
中新社记者 孙冉
对于日本国民来说,2011年的日本经济,就像是跌入了一个“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魔咒之中。
“日元飙升”、“摆脱核电站”、“计划停电”等等一个个接连袭来的经济魔咒成为这一年度不得不面对的流行语候选。
日本国民还清晰地记得2010年,那一年被誉为日本经济的触底反弹年,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低迷后,2010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3.9%,贸易顺差总额达6.7702万亿日元,是上一年的2.5倍。
这让当时的大多数日本人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充满乐观,他们仿佛看到了久违的振兴。就连日本政府也不无乐观地表示,日本经济可能会在2011年第一季度反弹,部分归因于出口增长加速。
当时,巴克莱资本也显著上调了日本2011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经济增速预期,并称2011年日本经济将迎来大幅反弹,但风险犹存。
但谁都没有想到,风险是以天灾的形式率先袭来。
对于刚刚显现复苏迹象的日本经济而言,大地震无异于当头棒喝,致使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直接缩水3.6%。
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废炉和“摆脱核电”的呼声,电力不足成为日本长期面临的难题。
东日本大地震,导致了东北地区多数工厂关停,直接影响了汽车以及家电业的生产,产能骤减。电费上涨,地震让生产出现风险,许多日本制造企业都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否将生产转移到海外?
“日本制造”再度面临“空洞化”的噩梦。
日本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三次“空洞化危机”。第一次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广场协议”使日元高涨,日本顿时失去汇率优势。第二次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和中国以廉价劳力崛起成为“世界工厂”,在竞争力考量下,日本方面出现了高科技业的出走潮。第三次则为2000年代,受到全球化影响,除中国之外,日本企业的外移地点,扩张到亚洲及其它地区的新兴国家。
每一次空洞化危机都是日本国民的失业噩梦。而对于日本制造企业来说,大地震只是个开始,经济环境“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大地震后,日元汇率开始一路飙升。3月17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达到约76比1,刷新1995年4月创下的战后最高水平。当时,来自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调查显示,有46%的大型生产商表示如果在半年内日元兑美元还是维持在76∶1左右,他们会把生产转移到海外。
日元升值给日本出口企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丰田总裁丰田章男以“毁灭性冲击”来形容日元升值对公司的影响。日本大地震对丰田造成的一次性损失约为1600亿日元(约合21亿美元),而日元升值令公司运营利润削减2500亿日元。
日元升值彻底拖垮了日本的出口。本田因日元持续升值,其三季度盈利水平同比下滑56%,东芝同期盈利水平同比下滑19%,索尼在三季度实现270亿日元的亏损。松下公司则预计,受强势日元影响,公司本财年或将取得过去10年最大规模亏损。
9月13日日本新任首相野田佳彦在演说中表示,日元历史性升值以及新兴国家的快速追赶,已经导致了空前的产业空心化危机。“我们听到了出口商和一直引领日本产业的中小型企业的尖叫声。如果事情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国内产业将直线下滑而且将导致失业。如果这些发生,摆脱紧缩风险以及重建受地震灾难袭击地区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阻击日元升值,日本央行2011年采取了三次市场干预。第一次干预发生在3月份,日本央行紧急联合G7,进行多国联手干预日元过度上涨;第二次干预发生在8月初,日本政府紧急出手单方面干预汇市,以维持日元稳定;第三次干预发生在10月底,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10月31日上午宣布,日本政府再次卖出日元单方面干预了外汇市场,但日元仍旧居高不下。
截至12月23日,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被艰难地维持在了78:1。
内忧之外还有外困。来自泰国的洪水,同样影响了千里之外的日本。受泰国洪水影响,日本企业在泰国的工厂大部分停产,输出量再度骤减。这直接导致日本车企全年产量下滑。汽车巨头丰田不得不将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拱手让予大众。
“内忧外患”之下,日本各界对2012年的经济普遍存在悲观情绪。就连日本政府12月21日也下调其对企业信心的看法。日本政府称,受海外经济体成长放缓和日元升值影响,日本大型制造商对未来的态度变得愈加悲观。
而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一切降至谷底,也唯剩乐观了。对于即将到来的2012,还有什么能比当下更坏的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