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月6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在美伊的最新对峙中,石油武器再次被双方举起,其是否有效也引起媒体及学者的普遍关注。英国《金融时报》说,这让人回想起1973年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当时,油价一夜之间上涨3倍,在最大的几个能源消费地区——美国、欧洲和日本,加油站都排起长队。石油禁运让工业化世界一下子陷入动荡。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石油禁运有点像自杀式炸弹袭击,其实到头来没有赢家。看上去伊朗被制裁,实际上参与者都不会捞到好处。一旦此举刺激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国随后跟进,双方就会上演“步步惊心”式的连锁反应,带世界滑向没有回旋余地的深渊。
也许这也正是欧盟有几分谨慎的原因。法国外长朱佩4日晚说,虽然实施石油禁运的决定已经做出,但付诸实践还需要更长时间。“时间和形式都需要讨论。”一名欧盟外交官说。2010年的数据显示,从伊朗进口原油最多的欧盟国家是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有西方外交官表示,欧洲国家未来数周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说服沙特及其它海湾国家提高产量。(《环球时报》驻伊、美、英、德、法特约记者 沈小凯 肖磊 纪双城 青木 杨明 记者 刘洋 王渠 柳直 卢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