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拨开美国国债迷雾:新兴市场国家或是最大受害者

2012年01月10日 09:2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各种指标都显示美国政府早就“应该”陷入债务危机了,但是,美债仍然在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全球资本。这表面上的悖论背后究竟是什么?美债会演化成危机吗?美债的最大受害者是谁?带着这些疑问,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专访了4位国家问题专家——

  沈丁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彭 龙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国际商学院院长

  吴 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彭兴韵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

  如无意外,美债上限将于1月14日升至16.39万亿美元。美国继续“举债度日”。美债会像欧债一样演变为危机吗?美债对世界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

  美债市场并不脆弱

  “即便美国的政府债务负担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与欧元区的国家相当,其主权债务市场的脆弱性也不会如欧元区那般强。”彭兴韵列举了4个原因:首先,美国并无欧元区那种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不得超过60%、财政赤字与GDP之比不得超过3.5%的硬性要求,这使得美国在借新还旧的债务融资安排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其次,欧元区并没有美国联邦政府债券那种融资安排和市场机制,因为欧元统一后,它仍然实行分散的主权债务,而无欧盟层面的债券市场;第三,美国政府享有货币发行权,它可以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来消蚀其债务负担;第四,由于美元享有过度特权,它甚至可以将其沉重的债务负担,转嫁给其他国家。

  “如果说欧债危机是2011年持续鸣响的主旋律的话,那么美债问题就是一个时不时响起的小插曲。”彭龙同时指出,如果仔细观察与此同时二级市场的状况,例如国债的交易量、国债收益率的变化以及国债收益率的波动率等,可以发现有关美国债务上限的政策纷争和美国债务总量的担忧并没有直接立即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因此,对美债演化的悲观判断还需要更多信息和数据支持。

  美伊战争或成导火索

  不过,沈丁立就悲观得多。“美国的国家目标与能力正显脱节。它谋求全球主导,因此经济负担沉重,正愈显力不从心。”他说,“如果美国不能做出积极有效调整,到处树敌,全面干预,那它再庞大的经济体量也难以承担巨量不必要的消耗。在那种情况下,美国势必继续举债,或增印美元,以应付财政失衡。但无论何种应对,对美国经济都是饮鸩止渴,造成有害后果。”

  “正在演变的伊朗核问题即为一个战略陷阱。”沈丁立指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换言之,无论美军出师是否名正言顺),只要美国和伊朗深度交战,美国正在显现的微弱的经济改善势头就将受挫,高赤字和高国债就可能延续,当下的美债就可能深陷危机,尽管未见达到欧债严重的程度。再加上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善美国就业,美国国内就可能出现比‘占领华尔街’更为严重的动荡。虽然美国因此可能从大乱达到大治,这也未必是坏事,但鉴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联,美国经济停滞或者倒退将对世界经济链造成重大破坏,引起全球新一波消极连锁反应。”

  继续举债危害世界经济

  “美国政府债务的膨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彭兴韵分析指出,首先,它会加剧全球经济失衡;其次,它会阻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第三,由于美国政府债务持续上升,它就会要求美联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深刻地影响全球资本流通以及全球通货膨胀趋势。由于各国资本回报率的差异、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美元作为主导储备货币所具有的危机转嫁和通货膨胀转嫁的货币强权,美国的债务扩张及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造成的潜在危害可能会远远超过对美国自身的不利影响。“这正是美国所以‘放心’扩张债务和让美元印钞机满负荷运转的重要原因。”彭兴韵说。

  新兴市场国家或将成为美国大规模举债的最大受害者。吴军指出:“从目前美国国内的经济情况看,发行国债所获得的流动性很难直接进入实体经济,或者通过贸易渠道,从资本与金融账户流回的资金通过经常账户再流向新兴经济体,增加了美元输出而推进美元贬值;或者通过金融机构流入到国内外的金融市场,在国际大宗商品的‘金融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催生了资产泡沫。因此,美国大规模发行国债,对中国等债权国来说,不仅增加了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还令庞大的外储蒙受巨大损失。”

  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债权国该如何应对?彭龙提出:“短期来看,尽管美债问题不断,但作为这些可交易国债的持有者,并不需要在短期立刻做出重大调整。大量的出售反而会带来价值上的损失。但是,在中长期需要保持警惕和进行战略变化,逐步优化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的持有比例。毕竟,美国的公共债务从各方面的指标看已经超出了安全线,目前也看不到可行有效的减债方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