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习近平访美是希望之旅 对美选举影响不大
本期嘉宾
赵可金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小松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倪峰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人
南方日报记者 赖竞超
驻京记者 杨春
实习生 李苒苒 方泽仪
统筹:梅志清
40年前,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以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为标志,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了。
40年后,习近平以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身份对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访美期间,他在华盛顿会晤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副总统拜登,以及基辛格等美国前政要;他还飞赴27年前到访过的艾奥瓦州(又名爱荷华州)小镇马斯卡廷,重游故地;他将最后一站选在西南部阳光地带——洛杉矶,展开“经贸之旅”。
今天,从政府、议会、军方再到民间,中美各层次交流日益密切,中美双边贸易突破4400亿美元,然而,伴随而来的也有不断激化的经贸摩擦……
这次访问,纽约时报广场首次长时间滚动播放中国国家领导人访美影像。然而,日前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2013年财政预算案中,却弥漫着针对中国的硝烟味。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
本期时事圆桌,南方日报邀请南北3位专家,对习近平副主席访美行程及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作深入解读。
看 行程亮点
“亲民”举动助力中美外交
南方日报:习近平和奥巴马选择在浪漫的情人节相见,是美方精心策划?
唐小松:我认为是的。今年是中美关系迎来破冰之年的40周年纪念,这样的安排也可能预示着两国即将重入热恋期的前景。
赵可金: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据我所知,中美在商量访问时间方面有几次往来,我方曾希望定在月底,美方觉得月底忙不开,最后是定在情人节,没有特别的意义。
南方日报:但是就在情人节这一天,奥巴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2013年财政预算案,被指明显针对中国。而另一边,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巨型屏幕连续滚动播放习近平照片,这是时报广场首次长时间滚动播放中国国家领导人访美影像。对此,您怎么看?
唐小松:一方面是出于国际礼仪,为习近平的到访提供一个较好的谈判环境,打造美国的国际形象。而向国会提交预算案,则是奥巴马政府为了执政党累积形象分,从而为今年的大选拉选票和媒体资源。
赵可金:我认为时报广场的广告未必是美方做的,也可能是中国自身公共外交的一种宣传。奥巴马的财政预算案在几个月前就决定了,应该是按自己的日程在做事,与中方访美没有直接联系,不会是故意实施软硬两手。
南方日报:可以说这次访问既高端又深入群众,怎么看这次行程,最大亮点在哪?
赵可金:这次习近平访美在尝试探索“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传统民间外交路线。可以看出这次访问“大军未动,舆论先行”,习近平先接受媒体采访,在去美国之前就表达了中方的立场和观点。
倪峰:习近平的这次访问行程安排得非常满,而这些活动是想通过和美国各界深入沟通交流达成必要的共识。通过访问为两国关系营造积极的气氛是最大亮点。
南方日报:外媒普遍报道习近平的“亲民”形象,这对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
赵可金:中美关系包含了两国元首、国会、人民、企业界等各方面的态度,重视民间交流能使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砝码增加。习近平密集会见美国各方人士,参观企业,去马斯卡廷,这些都是既重视官方又重视民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