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德媒呼吁政府对“新纳粹”放下党派纷争和偏见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24日 16: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烛光,玫瑰,雪地里十指相扣的双手,2012年2月13日,它们成了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的符号。并非这里的人们提前过起了情人节——与这座古城承担的历史沉重以及仍然面对的政治纠结相比,情人节这样纯粹的商业噱头庸俗到了无厘头。

  这一天是德累斯顿大轰炸67周年的纪念日。近6000名头套钢盔、手执警棍的警察,带着高压水枪、催泪喷雾从德国各地调至这里,警方的直升机在人们头顶上盘旋。他们的任务,是为了在极右翼分子举行“悼念游行”的时候维护治安,防止抵制新纳粹的人们以暴力阻挠游行。

  一个冬天的神话

  与2月13日一同被写进历史的,除了战争的惨痛和残酷,还有历史的谎言和谜团,以及民主制度下的种种分歧。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盟军与苏联达成一致,通过对德国东部大城市的空袭来协助苏军在东线的推进,以期尽快结束战争。2月13日至15日,英美空军对德累斯顿进行了轰炸,共投下65万枚炸弹,尤其是英国皇家空军从13日夜至14日对城区的地毯式轰炸,摧毁了绝大部分的历史建筑和近半居民房屋。本有“易北河畔佛罗伦萨“美称的德累斯顿成为一片焦土,有些地方的大火烧了四天四夜不熄。

  纳粹的宣传机构立刻将宫殿的废墟和烧焦儿童的照片传播到全世界,并将死亡人数夸大到20多万,是后来历史学家考证的较可靠数字的10倍。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戈培尔还把德累斯顿描述为一座没有军事工业的文化古城,英美的轰炸是“野蛮人”对“文明”的摧残。

  应该说纳粹的宣传非常成功。虽然德累斯顿并不是二战期间德国因轰炸而伤亡最多的城市,但它的“受害者”形象成功烙在人们心里。西方公众第一次对盟军的道德正义产生了怀疑。亲自决定了区域轰炸计划的丘吉尔不得不宣布放弃这种方式。英国皇家空军轰炸部队司令战后长期未能像其他军官一样得到国家的嘉奖。

  有意思的是,战后的东德继承了纳粹时期关于德累斯顿的宣传套路和种种“神话”, 指责英美的野蛮行径是为了将一片废墟留给苏军。严格统一和不容质疑的历史书写方式,将德累斯顿固化为一个站在控诉席上的受难者,割裂了它承受的苦难与整个战争的必然联系:例如德国挑起战争的责任,首先对其他国家的城市居民区进行密集轰炸的事实,还有对犹太人等族群进行灭绝屠杀的罪行。

  其实德累斯顿当时已是德国为数不多未受到重创的德国大城市,所有工业已改为生产军备。当地火车站是将德国各地犹太人运到集中营的交通枢纽。大轰炸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由于车站和铁轨被炸毁,最后一批运送犹太人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列车未能发出,230名犹太人得以逃生。

  两德统一之后,历史学家通过对幸存者访谈,查阅档案和实地印证,获得了更为可靠和翔实的信息,也破解了种种关于大轰炸的神话。然而与此同时,一些极右团体,其中很多新纳粹成员,则将德累斯顿神话继续演绎下去,从1990年代末开始在这里举行“悼念日游行”,真实的目的却是利用这个日子扩大自己的影响,否认纳粹德国的种种罪行,鼓吹复仇主义。

  2005年,极右翼的德国国家民主党组织了6000多人在市区示威几个小时,不仅令德累斯顿乃至整个德国难堪,也震惊了欧美各国。

【编辑:李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