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官员"叙友会"后指责中俄 专家称其气急败坏
“叙利亚之友”会议2月24日在突尼斯落幕。媒体报道,与会各方在组建维和部队、是否武装叙反对派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会议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会前,据西方媒体报道,美欧和部分阿拉伯国家事先拟定了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发出最后通牒的细节,称如不服从,将遭惩罚。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表示,会议的宗旨是“寻求对叙利亚政府施压的新的行动框架”。
可惜,会议没有完全按照西方大国的愿望进行,一位大国的女外交官会后气急败坏,恶语伤人。她无端指责俄罗斯和中国否认别国人民选举自己领导人的权利,是“逆历史而动”;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否决权是“卑劣之举”,“显然不站在叙利亚人民一边”。
这位女士有着奇怪的逻辑。会议主办国突尼斯总统在开幕式上强调,无论是武装一部分叙利亚人反对自己的另一部分同胞,还是通过外部军事干涉解决叙利亚危机都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选择。中国一再呼吁叙利亚各方停止暴力,开启对话,政治解决危机,以减少平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而这位女士则主张武装叙利亚反对派,呼吁他们采取“进攻手段”,也就是扩大战乱,制造更多无辜平民的伤亡,为外国进一步干预提供借口。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坚决反对使用军事手段,坚决反对强行政权更迭,主张尊重叙利亚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人民的变革诉求和选择。而这位女士早在2011年就宣称,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已经失去合法性,必须下台。人们不禁要问,谁授权她来决定一个主权国家总统的去留?她自以为是叙利亚的主宰吗?这种老殖民主义的做派才真正是逆历史而动。中国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是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也是要鲜明地反对某些西方大国热衷奉行的“新干涉主义”。到底谁的言行“卑劣”,有理性的人一目了然。
阿拉伯国家对叙利亚危机的态度原本并不一致。这次会议在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审议有关叙利亚的决议后举行,与会国分歧严重致使会议未能完全按西方大国的期待进行。这表明,中国坚持原则的立场,中俄两国投下两次反对票,有助于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和民众认清引入外国势力干预自己兄弟国家的内政,强行政权更迭,诉诸军事手段,不符合阿拉伯民族的根本利益,将后患无穷。这也是这位女士气急败坏的重要原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 安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