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美国大选各候选人谈论“中国话题”
2000年以来,“中国话题”就成为美国大选中绕不开的话题。在今年的大选中,几名候选人也不断地利用中国问题大做文章。“超级星期二”这个关口,也成了他们“激扬文字”的时候。
罗姆尼认为,对中国的软弱态度导致了美国企业的破产和工作机会的流失。他说:“如果我当上总统,这种状态即将终结。”
罗姆尼还表示,如果他入主白宫,将提高中国输入美国商品的关税。他还信誓旦旦地说,在就任美国总统的第一天,他就会宣布中国是操纵货币汇率的国家。
桑托罗姆则说:“与中国展开贸易战,这样在进行商业活动时,美国才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他还鼓吹美国应该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军事立场。
金里奇近日表示:“中国在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欺骗行为。”金里奇指出,他不认为美国除此之外有更好的战略。
保罗是唯一对中国“口下留情”的候选人。他主张美国政府应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甚至提出取消所有的所得税。保罗认为,美国不应该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自尼克松总统访华以来,美中关系总体来说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分析人士指出,对候选人的竞选语言可以姑且听之,因为入主白宫的政客绝少能兑现对选民许下的承诺。奥巴马总统也不例外,当年竞选时他曾坚定地表示上任后将关闭关塔那摩基地,但此事迄今也没有进展。
罗姆尼等人对中国的指责多是“政治狭隘”的表现。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很多美国专家都表示这不是导致美中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人民币升值无法缓解美国经济的困境。美国参议院通过“汇率法案”后,该法案在众议院一直悬置,因为掌控众议院的共和党人担心与中国促发贸易战的后果。
美国政客不反思纾缓自身困境之道,只知一味抱怨甚至指责别人,这不仅误导了美国民众的心理,也不利于美中关系“大得不能倒”的根基。(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