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热议雷锋热 称林书豪也有“雷锋精神”
“林书豪就是雷锋那样的人。”听了《环球时报》记者对雷锋的介绍后,美国全国委员会中美关系主席史蒂芬·欧伦斯笑着说,“在这个相对浮躁的时代,无论在哪个国度,人们尤其需要偶像的力量来理解无私的价值和团队的力量。”今年是雷锋去世50周年,中国出现新的“学雷锋”热潮。在经历了一系列诸如小悦悦、郭美美等事件的“洗礼”后,中国社会似乎急切寻找一个偶像和精神来重新凝聚人心,但网络上同时出现的质疑带来了雷锋形象的复杂化。西班牙学者马埃斯特罗对《环球时报》记者称,这不是雷锋的问题,而是社会如何看待这类道德偶像的问题。中国不应仅把各种雷锋式人物放到完美无瑕的宣传材料中,更要展示让百姓可相信的真实生活心态,使整个社会树立一种“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的信条。
林书豪也有“雷锋精神”
长期致力于美中友好的史蒂芬·欧伦斯先生知道雷锋这个名字,但不是十分熟悉。“中国是不是有人觉得‘雷锋’精神很落伍?”对于雷锋精神,欧伦斯给了一个美国式的解读:他将雷锋与美国青年最新偶像、NBA华裔球星林书豪相提并论。“林书豪的努力和东方谦卑的为人处世其实和雷锋精神是一致的。林书豪每场比赛超过10次的助攻与配合,不仅成就了全队的成绩,也成就了自己”。欧伦斯说,“其实不要想那些伟大的舍己救人的事,只要为他人多考虑一点就是雷锋,这能融入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今年是当代中国最著名人物之一———雷锋逝世50周年”。新加坡《联合早报》写道,中国这次“学雷锋”是为了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培育文明新风,树立鲜明的道德标尺,贬斥失德现象。日本《产经新闻》称,雷锋在毛泽东时代就被颂为模范,并开始了“向雷锋学习”的运动。在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重新兴起“雷锋热”,这是因为去年发生的女婴被汽车碾压,但18名路人都不愿救助等众多社会事件。通过在这个“谁都只考虑自己利益”的时代宣传雷锋神,来整治中国社会风气,同时也增强民众的凝聚力。
在中国网络上,有一些文章质疑“为何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却留下照片”,“雷锋冬天如何能一天捡数百公斤粪”等。《纽约时报》日前的一篇评论借此类网络文章质疑“雷锋事迹被夸大”,该评论称,苏联曾夸大“挖煤英雄”斯达汉诺夫(1935年他单班挖煤102吨,创下世界纪录),只是以此证明“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
英国《卫报》称,中国新一轮“雷锋热”更有时代感,形象变得时尚,雷锋骑摩托车、参加体育运动和理新潮发型的照片首次出现。香港《南华早报》称,这次中国学雷锋的热潮中,媒体更倾向展示雷锋人性化的一面:喜爱跳舞、照相,在最新有关雷锋的出版物中还包括了他与女友的通信。这些更开放的姿态让雷锋这一传奇的偶像人物更具新时代的亲和力、感染力。
中国经历多次“雷锋冷热”
“50年来,‘雷锋’在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热潮,也曾受过很长时间的冷遇。”中国文化学者叶匡政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综合这些冷热变化可以发现,每当社会心态出现混沌或不明朗时,雷锋精神就会被再次提及,它被用作重新唤醒民众整体的道德感。他说,每个时代贴在雷锋精神上的标签并不相同,有的时候强调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有的时候强调他助人为乐。这是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问题。
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第一次“雷锋热”,外国媒体当时报道的主要观点认为,对雷锋的宣传是一场政治动员运动,而雷锋已经被“去人格化”和“标签化”。在改革开放初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再次兴起“雷锋热”。日本《读卖新闻》1981年3月6日在报道中称,“一位‘英雄’在中国复活了。雷锋现在成了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在经济调整期所‘期望的人物’的典型。邓小平为青年不是‘向前看’而是‘向钱看’的风气紧皱眉头,对否定党和社会主义的倾向抱有危机感。对于他们来说,现在要想办法把青年唤醒!”
在莫斯科师范大学学习中文的大学生安德烈最早阅读的中文书籍中就有《雷锋的故事》。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不能理解网上一些人对雷锋的质疑,“雷锋精神当然可能包含很多政治因素,但它首先传递的是中国传统的利他主义精神。”
“雷锋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英雄”。美联社曾这样报道称,多年来,雷锋一直随着中国的变化而变化,始终是中国最需要的美德的象征。针对新一代人的雷锋不再那么十全十美,也比以前更加可信一些。文章引述出版雷锋传记的一名19岁青年作家的话说:“雷锋也犯过错误,还很调皮。即使是英雄也有情绪问题。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