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欧洲经济危机近1700万人失业 多国民众北上打工(2)

2012年04月06日 07: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西班牙人在德国

  慕尼黑机场大巴每天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乘客送往市中心,何塞·桑迪诺和胡安·阿尔贝托·富恩特便是其中两位。

  他俩均30岁出头,是来自西班牙南部马拉加省的工程师,在各自领域已经打拼10来年。金融危机让他们失业,不得不北上寻找工作机会。

  他们在慕尼黑地铁站问询处用蹩脚的德语询问路线,然后坐了很长时间地铁,中途又迷路了几回,总算找到了暂时居住地———青年旅舍。那里大多是年轻背包客,房间狭小,设施简陋,只有两张木床,一张写字台和一个衣柜。

  桑迪诺说,很难想像,不久前,他还在西班牙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收入颇丰。后来,西班牙房地产业崩溃,波及他所在公司。

  他坐在床头,回忆当天早晨与女友和家人告别的情景。“决定北上十分艰难。我的女友已经怀孕,现在只能独自在家。我们的孩子将于7月降临人世,他们会过来与我同住。可在这里,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谁也不认识。”

  在德国,桑迪诺唯一认识的人就是他的旅伴富恩特。他俩在马拉加的德语强化班上认识,相约一同前往德国。

  富恩特说,他完全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并得到很好照顾,但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如果你发出去无数求职简历,却通通石沉大海,没人打电话约你面试,你不得不走出去找工作,不能坐等。”

  西班牙的失业问题,让成千上万拥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走出国门,去国外寻找发展机会,而德国是主要目的地。

  长期居住在慕尼黑的西班牙人克里斯蒂娜·里克说,过去一年里,她收到许多失业的西班牙朋友发来的电子邮件,向她咨询德国就业问题。于是,她在“脸谱”网站开设“西班牙人在慕尼黑”页面,每天有无数人询问求职、租房、医保、德语课程和职业培训等相关问题。

  初来德国的几周里,不少德国公司对桑迪诺和富恩特的履历感兴趣,但同时表示,待他们能用德语交流时再来应聘。所以,对他俩来说,当务之急是学好德语。

  无准备者多挫折

  走出国门,北上发展,并非想像中那么容易。正如里克所言,“这不是在《雪绒花》的旋律中跳华尔兹”。

  里克说,那些无准备的人往往会遭遇挫折。很多西班牙人是听了去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发出的呼吁“到德国来”而北上的,他们大都未对现实困难多加思量。“我看到很多人来之后,兜一圈就走了,有的直接打道回府。他们有文凭,但既不会说英语,也不会说德语。”

  德国的职业培训教育非常发达,甚至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也需要培训证书。比如,如想在宠物店工作,你必须证明曾受过相关职业培训。

  此外,文化差异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麻烦。22岁的西班牙姑娘帕特里夏·奇加拉3个月前来到德国,在一家餐饮公司上班。她说,适应德国人的交往习惯是一个挑战。在西班牙,朋友和邻里之间相互拜访无需事先告知,他们不但会表示欢迎,而且会以咖啡、啤酒热情款待。“但在德国,你必须事先预约,有时得等几天,有时是几个星期。”

  20岁来自马德里的安娜·阿巴德一年前就来到慕尼黑做保姆。她说,一年来,她结交了不少德国朋友。“德国人一开始显得非常封闭,但最终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一点都不冷漠。我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好朋友。”

  类似的矛盾也发生在瑞士。特舍的卡瓦略说,一些看起来很小的文化差异有时会破坏村里的和谐。“这里到处是规矩,而你知道,葡萄牙人很喧嚣,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她笑着说,“当地人晚上9点就睡觉,有的甚至8点半就上床,他们实在不喜欢我们一直闹到晚上10点。所以我们必须适应。”

  同样,当地人也要学着适应外来文化。特舍村官员克劳迪乌斯·英博登认为,宽容和融合是唯一现实的选择。“这里曾是一个农庄,但现在我们主要靠旅游业和建筑业为生,是移民在帮助我们实现这一转变,我们需要他们。”

  他承认,当地一些居民对这里发生的变化心存不满,但时光不能倒流,而且他相信,就是当地人也不愿意回到从前。“如果没有移民,我们可能连学校都没有,因为我们没有足够多的孩子。”

  他指出,21世纪面向特舍的移民潮理应让当地人学会适应。“100年前,这个村庄很穷,人们不得不外出谋生,去往世界各地,甚至南非。如今,同样的事情正在发生,只不过是反方向而已。”

  相关链接

  瑞士感受欧洲之痛

  瑞士既不是欧盟成员国,也未加入欧元区,但与布鲁塞尔保持着密切联系。金融危机以来,欧元区国家经济纷纷倒下,瑞士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失业率处于低位,瑞士人依然享有较高收入和高质量生活水平,尤其是福利待遇和社会服务政策未见严苛,着实令人羡慕。许多欧洲人认为,瑞士既保护了国民经济,又享受了欧洲贸易市场的好处,是一个典范。但瑞士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论断过于简单,瑞士的实情并非想象中美妙。

  瑞士经济联盟首席经济学家鲁道夫·明施说:“瑞士经济与欧洲市场高度融合,我们的企业十分依赖欧洲市场,约有一半出口面向欧元区,近60%面向欧盟,所以一旦欧洲出现衰退,势必影响瑞士经济,使之也陷入衰退。”

  瑞士仍保留自己的货币———瑞士法郎。随着人们对欧洲和美国经济担忧的加剧,瑞士法郎成为投资者最安全的赌博,过去18个月来已升值20%,给出口带来巨大压力。出口至欧盟的所有货物,从奶酪到手表、机械工具,都变得非常昂贵,许多订单不得不取消。

  去年8月,瑞士法郎与欧元的兑换率达到1:1,后在瑞士国民银行的干预下回落至1.2:1,但出口商认为这个比率仍不具竞争力,应降到1.4:1才比较现实。

  瑞士制造业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包括延长工时、降低工资,甚至裁员等。去年11月,瑞士失业率从2.8%上升到3.1%,虽然较之许多欧盟国家仍处低位,但瑞士工会称,这只是一个开始。

  瑞士工会联合会成员汉斯·哈特曼说:“数以百计的人在失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我们担心,2012年仅制造业就将有两万人失业。”

  瑞士信贷银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失业是目前瑞士人最大的担忧,超过对移民、犯罪和环境的担忧。

  如今,越来越多瑞士人意识到,1992年他们决定不加入欧盟不会让他们摆脱欧洲经济命运。“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明施说,“我们身处欧元区外,但同样直接感受到金融危机的伤害,因为欧洲市场需求萎缩,瑞士法郎不仅强劲,而且被高估。整个出口行业不得不为了保住欧洲市场份额而降低成本。”

  瑞士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仅为0.5%,对于一个传统经济强国来说,前景十分不妙。如果欧洲经济继续低迷,瑞士势必感受到欧洲之痛。

【编辑:李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