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国提倡用公交车代替公务车 缓解交通拥堵

2012年04月09日 08:48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英国提倡用公交车代替公务车缓解交通拥堵
伦敦街头公交车——著名的双层巴士

  英国首都伦敦下辖32个城区和一个“金融城”,是人口稠密、道路密如蛛网的大都市。为缓解交通拥堵,伦敦市从十年前开始,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一方面号召市民尽量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甚至鼓励以自行车代步;另一方面,提高停车费用、征收城中心区拥堵费等。此外,下大力气限制公务用车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统一调度 提倡使用公交

  英国很早就建立起了公务员制度,有一套相当成熟的公务车管理办法。英国政府交通部下设的“公务车调遣局”专门负责政府部门公务用车的管理、调度和派遣。首相和几位内阁大臣才配有固定专车,只有家住伦敦的部长级高官上下班可以享受公务车接送的待遇。按照调遣局的解释,这些高级公务员经常需要在上班路上处理公务,而携带有关资料乘用公共交通工具显然是不稳妥的。但同时也指出,即便是部长级官员,也提倡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部长级官员在内的所有公务员只有在外出公干时才能使用公务车,公务车调遣局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保障用车。所有公务车司机均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并通过安全培训和考核,能够保证安全稳妥地完成每一次出车任务。所有公务车均使用低排放车型,车辆检修和例行保养均在室内进行,以保证每辆车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英国政府部门有相当严格的公务用车规定,鼓励公务员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外出处理公务,驾私车办公务者,费用按规定的比例予以报销,但需要提供相应证明。据报道,几任伦敦市长在使用公车方面都以身作则,以地铁甚至自行车为交通工具,从不使用公务车上下班。唯一的特殊待遇只是在市府停车场有一个市长专用固定车位。

  注重环保是使用公务车的标准之一。英国政府早在6年前就要求,在更新或购买公务车时,应首选价格适中、环保节油的车型,推荐购买油、气,油、电混合动力,尾气排放量小的车型。此外,公务车大多选用国产品牌,以体现对本国汽车工业的支持。

  公务车辆无特权 “特权”车辆亦慎行

  在英国,人们见不到为方便公务车通行而实施交通管制的情况。即便是政府内阁大臣,甚至是首相的专车也没有“警车开道”、“封路让行”的待遇。公务车辆上路行驶时和普通车辆无异,均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违章一样挨罚。这样做是基于公共交通应以方便公众为主要目的,不应以牺牲公众的交通权利来保证个别公务员出行顺畅的理念。

  在英国,唯一例外的是国宾车队,但也从来不采取提前封路或封闭车道的交通管制方法。迎接国宾除配置开道警车外,两队摩托骑警提前抵达车队前方的两三个横向路口,暂时封闭,一等车队通过马上恢复通行。随后,骑警再利用摩托车速度快的优势迅速赶往车队前方去封闭车队即将通过的其他路口。如此循环往复的“滚动式”护卫,高效、安全、体贴,既能保证车队顺利通行,又把对公共交通的干扰降到了最低限度,赢得公众的普遍赞赏。

  在英国,依法享有优先通行“特权”的只有特种公务车辆,如警车、消防车和急救车。除此之外,任何政府公务车辆不允许装置和使用警灯和警笛。而上述特种公务车辆只有在执行公务时打开警灯和警笛,方可不受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及行驶速度的限制,但也必须在确保交通安全的情况下通行。英国对警笛的使用也是有严格规定的,警车、消防和急救车辆基本不存在滥用警笛的现象。在交通通畅路段,上述“特权车”只闪警灯但绝不使用警笛,只有在通过交叉路口时才会短暂鸣警笛以警示横向交汇车辆。在交通特别繁忙的交叉路口或遭遇严重堵车的情况下,特种公务车辆只是闪着警灯静静地等待变灯或其他车辆设法为其腾出通行空间,绝不会猛鸣警笛以制造紧张气氛。而其他驾车人依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停车或靠边让行,否则可被追究法律责任。

  为有效防止官员公车私用,英国政府再出一招,设立公车监控部门,给所有公务车装上GPS定位装置。该装置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出信号,监控部门的屏幕上实时显示车辆的运行轨迹,以此确保公务车不被滥用。

  严格的用车制度、有效的监控措施,加之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令英国基本可以保证公车公用,杜绝了公车私用的现象发生。(记者 戴军)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