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缓和局面"伤不起" 一些西方国家不希望停火
4月12日是联合国和阿盟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安南要求叙各方停火的最后期限。虽然中东媒体大多认为当天还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停火,因为双方都指责对方“违规”,反对派说政府军打死了20多人,政府军则指责前者制造了阿勒颇的路边炸弹爆炸,致使1名军官死亡,24名政府军士兵受伤。然而,相比于此前,冲突的规模、烈度、范围以及造成的人员伤亡等,都要小得多。可以说,叙利亚局势正在趋向缓和,即使这种缓和是脆弱的,其持久性令各方怀疑,但也让人感到欣慰和鼓舞。
叙利亚局势趋向缓和着实来之不易,需要加倍地悉心呵护、维持和巩固,否则就可能稍纵即逝。叙利亚危机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流血冲突终日不断,生灵涂炭,尤其是近日,双方交火空前激烈,每天动辄有100多人被打死。双方都想在停火限期到来前,使自己在军事上处于尽可能有利的地位,以便为接下来可能的政治谈判积累资本和筹码。
中东媒体分析认为,从主观上讲,无论是叙政府军还是反对派武装,都不太愿意真正实现停火。首先,对叙政府军来说,停火就意味着使处于劣势的反对派有喘息之机,为其反扑和卷土重来提供方便,意味着没法巩固既有的战果,甚至等于把胜利果实向反对派拱手相让。正因为如此,叙利亚政府才一度要求得到反对派的“书面保证”,后来在俄罗斯等方面压力下被迫不再坚持。其次,反对派也不愿意停火,虽然囿于装备和武器相对落后,反对派被政府军打得节节败退,停火无疑可以使其得到喘息和休整时间,但停火同时也就表明叙利亚局势开始走向稳定,反对派赖以存在的环境、得到西方支持的条件以及作为弱者一方的“悲情牌”等,就不复存在,从而反倒陷入被动;同时,反对派不同派系之间分歧严重,矛盾丛生,对停火莫衷一是,无法形成统一立场。
一些西方国家其实也并不希望看到叙利亚停火,道理很简单,实现停火就减弱了其坚持要求巴沙尔政权下台的理由,不啻于在叙利亚问题上“自抽嘴巴”。有美国媒体甚至断言“叙利亚和平已死”,强调巴沙尔政府根本不会履行承诺,否则“不出24小时其政权就会垮台”等。难怪有中东媒体评论说,叙利亚战火持续,西方国家会暗中窃喜,甚至会幸灾乐祸,这样,他们就可以再次“顺理成章”地把叙利亚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向曾经否决其暗含动武内容决议的俄罗斯和中国还以“颜色”。
叙利亚危机已经拖得太久,问题不断显现、深化,矛盾持续堆积、叠加,所以,现在的停火局面还显得比较脆弱,亟须强化和巩固,实在“伤不起”。阿拉伯媒体认为,实际上现在冲突的引信并没有熄灭或拆除,在如何对待停火问题上,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的底线和利益诉求相去甚远,双方似乎都憋着一股怨气,稍有一点火星,就会再度引燃冲突的火焰。在这种情势下,国际社会更应该形成共识和合力,采取切实措施夯实停火的基础,强化来之不易的停火局面。如果无法保持持续停火,安南6点和平方案的后续步骤就无从谈起,就可能为外部势力的趁机介入提供口实,从而使叙利亚危机更加棘手和难解。
(作者为本报中东中心分社首席记者 黄培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