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机空袭阿富汗4年打死2000多人 被疑犯战争罪

2012年05月15日 1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美国无人机的袭击在阿富汗境内已造成2355人死亡,其中包括两名德国人。德国尽量避免就此发表评论,但分析称,柏林的不安情绪逐渐增加。

  5月5日,美国无人战斗机悄无声息地靠近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地区的一座房子,向其发射导弹,导致两座房子被摧毁,至少九人丧生。他们究竟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被杀死,仍是个谜 ——就如美国中央情报局主导的大多数定点杀害一样。

  据报道,自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以来,美军无人机在阿富汗边境所谓“部落地区”的进攻大幅增加。自2009年以来,巴基斯坦已有2000多人死于无人机的袭击,在布什执政的最后5年则最多426人丧生。

  巴基斯坦反应愤慨

  报道称,巴基斯坦政府反应日渐愤慨。巴外交部一位发言人在伊斯兰堡说:“无人机的攻击是非法的”,“它们侵犯了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了国际法。”直到四月,巴基斯坦议会才一致要求美国停止攻击。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tiftung Wissenschaft und Politik)美国研究小组负责人彼得•鲁道夫(Peter Rudolf)认为,奥巴马的战略也给德国带来巨大挑战。因为不排除美国利用其从德国情报部门得到的信息,来追捕和杀害恐怖嫌疑人。鲁道夫还指出,已有德国公民在美国无人机袭击中身亡。

  德国公民也丧生美军无人机下

  2010年10月,无人机击中了来自德国伍珀塔尔的20岁的本杰明(Bünyamin E。),今年3月,媒体称又有一名德国公民丧生。根据新闻杂志《明镜周刊》的报道,一架无人机在南瓦济里斯坦的袭击中,来自德国亚琛的萨米尔(Samir H。)与几名据称是塔利班成员的人均身亡。不过,德国联邦政府至今对这两起事件的表态都很谨慎。德外交部发言人称,“德国驻伊斯兰堡大使馆和德国外交部正在努力调查”,这些死亡事件还没有来自官方的证实。

  报道指,这些事件在国际法上如具有武装冲突的性质,德国联邦检察院才对此有管辖权。尚不清楚会否展开对这些德国公民死亡的调查。

  许可的攻击还是战争罪?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国际法的主任吕迪格•沃尔夫鲁姆(Rüdiger Wolfrum)解释称,无人机的使用是否是在一场战争的框架之下,对国际法而言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只有这样,进攻才有可能属于合法。即便符合这一条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对一名塔利班指挥官的定向攻击如未造成其它人死亡,便是国际法许可的,即便攻击发生在巴基斯坦境内。沃尔夫鲁姆说,美方的进攻行为尽管侵犯巴基斯坦的领土主权,但仍具有正当理由,因为巴基斯坦没有意愿、或没有能力确保本国领土上不会发动敌对性的越境袭击。但是,如果因此造成许多平民死亡,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这样就是战争罪了”。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也是外交关系委员会一个有影响力的智囊团成员之一马修•韦克斯曼(Matthew Waxman)认为,美国在巴基斯坦边境以外打击基地组织及其盟友的行动,是建立在强有力的法律基础上的。在布什政府曾经发挥过各种作用的韦克斯曼说,但困难的是,如何评估在巴基斯坦境内发生的一次无人机攻击的合法性,尤其在没有得到比现有公开资料更多信息的情况下。

  报道指,美无人机发动攻击时公开的信息极为缺乏,公众对袭击事件的背景及环境近乎一无所知。直到最近几个月,奥巴马政府的成员才笼统说明攻击是按照何种标准进行的。比如,四月底奥巴马政府的反恐专家约翰•布雷南(John Brennan)解释说,美方衡量行动的利弊,考察不采取行动会付出的代价,以及放弃攻击的决定是否会导致一个恐怖袭击的发生,进而可能导致许多无辜者丧生。美国政府将远在阿富汗战场外的国家,如索马里或也门造成人员死亡的攻击行为,也归入在联合国宪章保护下的“自卫权”。

  德国不愿置评

  报道称,德国联邦政府避免任何对无人机攻击的评论。外交部一位发言人说,“需要依据具体事件的准确信息看攻击是否属于国际法范畴”。无论如何,柏林似乎在努力表明至少不支持美国的行为。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彼得•鲁道夫指出,情报部门在合作时不交流那些可能造成德国公民死亡的信息。此外,据媒体报道,德国方面提供给美国情报部门的某些信息注明只能用于拘捕人员的目的。

  德国内政部一位发言人则否认在信息交换方面存在限制,因为“保密”是情报部门合作的信条。他说:“我们的宪法秩序禁止提供导致法外处决行为的信息。”

【编辑:孟湘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