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欧美“保饭碗” 严打“三非”移民(组图)(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27日 16:3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各国打击“三非移民”手段

  1.查

  边境巡查

  突击检查

  有资料显示,英国目前居住着大约75万名非法移民。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非法入境的难度很大,人蛇一般会从法国的加莱港将非法移民经过英吉利海峡“运”入英国。澳大利亚地理上也是与大陆隔绝,要偷渡到澳大利亚并非易事。与英国一样,澳大利亚的非法居留者基本是从海上偷渡来的船民和合法入境后“黑”下来的“黑民”。

  据不完全统计,澳大利亚目前非法居留者有5.84万人。数量虽不太多,但非法居留者,特别是偷渡来的船民问题一直是澳民众非常关注的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新加坡、法国等国家的主要国际机场派驻联络员,主要负责与这些国家航空公司的联络事宜,向航空公司提供拟乘机飞往澳大利亚的人员中,哪些人持有合法签证可以登机等信息。海外监察官和联络员制度的建立,有效防止了不准入境人员、弄虚作假骗取签证、非持合法有效签证人员前往澳大利亚情况的发生。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邻国众多。近年来,德国投入大量人力,控制非法移民进入德国。在德国国内,机场、火车站等地,有警察检查外国人证件,检查其是否非法入境或非法滞留。

  过去10年来,美国的非法入境人数大幅下降。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边境巡逻人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边境执法更为严格,因此抓获的企图非法入境人员数量减少,从2000财政年度的180万人降至2009财年的55.6万人。

  2.采

  更新升级

  个人信息

  为了防范合法入境但非法居留现象,美国2004年初开始采用美国访客和移民身份显示技术(US-VISIT),要求大多数持签证访美的旅客在进入美国空港和海港时须经无墨装置扫描留下两个手指的指纹,并由移民官员拍摄一张数码照片。1994年,大约有超过一半的非法移民是属于合法入境后非法居留,而到了2006年,这个百分比下降到了45%。

  法国使领馆颁发的签证含有生物特征信息。以旅游签证入境后非法居留者,即便扔掉护照,法国当局也可通过其生物特征及签证记录,确认其需要被遣返的目的国。对以家庭团聚为名申请移民的,政府会通过更严格的住房和收入条件规定予以监控。加大打击非法移民,对已进入法国而无合法身份者则采取自愿或强制遣返的办法。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澳大利亚政府对出入境证件采取了新的防伪技术。澳大利亚新版护照设置了120多个防伪技术点,包括生物辨认技术,通过照相和电脑处理将申请人面孔特征等信息制成芯片置入护照中以便通过机器进行检验。

  3.刑

  轻则遣返重则判刑

  日本政府在2004更新了《出入境管理办法》。新《入管法》规定,非法入境和非法居留人员被拘捕后,须交纳的罚款由30万日元提高到300万日元、10年内不准入境。

  在美国,如果被联邦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认定成“三非”,该机构会非常快地实施逮捕,他们通常只给当事人很短的时间,如果没有合理理由,那么将很快会被驱逐出境。

  4.罚

  重罚雇主鼓励举报

  在一些国家,“三非”活动中存在一种间接支持非法入境或藏身的现象,就是各国的雇主们为了其经济利益雇用“三非”人员,这实际上就为非法入境者提供了藏身和非法居留的方便条件。因此,许多国家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对提供“三非”人员工作的雇主进行处罚。

  美国小布什政府时期只要发现非法移民就业就要遣返,但是由于移民局人手有限,实际非法移民在美国工作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而奥巴马政府则将打击的重点放在雇佣非法移民的雇主身上,规定雇佣非法移民的雇主将被起诉,被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将被处以有期徒刑。

  澳大利亚有专门立法严禁雇用非法移民,雇用非法移民在澳大利亚被视为犯罪行为,违法的个人要受到严惩,被罚高达1.32万澳元(约合1.31万美元)罚款和面临两年的监禁;违法的公司每雇用一个非法移民要被罚款6.6万澳元(约合6.55万美元),而且如果被查出雇用非法移民的公司和个人有强迫非法移民做苦工或卖淫,罚款额更高。

  澳大利亚移民局设有举报热线电话和网站,提高社会对非法居留者的监控,鼓励民众举报非法移民和非法雇用移民的雇主。移民局发言人说,移民局通常都是在获得民众举报之后,才成功将非法移民抓获的。

【编辑:曹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