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称亚太美军需更多重型战舰对付中国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6月4日文章 题:美国朝亚洲转向的速度够快吗?(作者詹姆斯·霍姆斯)
上周末,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在新加坡举办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了首篇主旨演讲。他利用这一发表言论的绝佳机会,重申了美国对亚洲海域的坚定态度。
不过,真正的大新闻在于美国防长在讲话中引述的那些数字。他宣称,到2020年,“美国海军将重新调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兵力分配情况,使两边的驻军比例从现在的大约五五开变成六四开左右。(驻太平洋舰队)将包括6艘航空母舰……以及我军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濒海战斗舰及潜艇”。整个海军的目标是总共部署“大约300艘”作战舰艇,略高于目前285艘的水平。也就是说,帕内塔的方案相当于在未来8年内,将大约30艘军舰调整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去。
这就够了吗?根据2007年美国海洋战略文件的说法,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与海岸警卫队立誓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拥有“可靠的战斗力”。
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第一,海军将把哪十分之一的兵力转移至太平洋呢?目前近六成潜艇部队已经驻扎在太平洋海港了,这是2006年开始的兵力调整工作的一项内容。将有一艘航空母舰转至太平洋舰队麾下。这只牵扯到区区几条舰只,意味着太平洋舰队将要接受的新鲜血液,基本上由水面舰只组成———即帕内塔所总结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
与一支以濒海战斗舰为主体的部队相比,拥有大量巡洋舰和驱逐舰的舰队能够给敌军以更为沉重的打击。濒海战斗舰是一种轻型轻武器战舰。它每次能够完成一项任务,从反潜作战到清除水雷。美国海军希望购进55艘濒海战斗舰,这在300艘海军舰队总规模中占据了相当比例。其中4艘将被随时部署到位于前沿地区的新加坡,另有8艘据传将驻扎在波斯湾。
今后可能会有30到40艘濒海战斗舰加入太平洋舰队。这样一批舰艇代表了多少战斗力是存在争议的。濒海战斗舰具有重要的外交用途,但其设计目的并不是要直接对抗敌军的作战舰队。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上将今年4月曾坦言:“它们并不属于那种会驶入南海、挑战中国军队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这并不是制造它们的目的。”
正如帕内塔在新加坡说过的那样,只清点舰只数量却忽视舰上安装的硬件情况,是一种具有欺骗性的做法。对付海盗快艇(此类任务非常适合濒海战斗舰)的那种可靠战斗力,与对付中国海军的那种可靠战斗力是截然不同的。海军将把什么样的军舰分配给太平洋舰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帕内塔调整兵力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既然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与海岸警卫队的指挥官们把大西洋看成是安全海域,那么为何只把区区六成的海军兵力放在广阔的“印度洋-太平洋”战区呢?为什么不多投入一些?
为什么不把大部分轻型濒海战斗舰舰队留给大西洋部队,同时把重型舰艇转移到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亚洲战区?
正如帕内塔指出的那样,把美国海军平均分配到两支舰队是一种标准做法,即两边舰队的舰船数量和能力大致相当。这样的传统或许已经丧失其效用了。两洋海军并非一定要由一模一样的两支舰队组成。而且,如果大西洋发生非常紧急的事件,需要重型武力的介入,太平洋舰队的舰只永远都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瞬间”撤回到大西洋海域。
因此,五角大楼可以通过打破平衡的方式来帮助海军重新获得平衡。大西洋舰队没必要成为缩小版的太平洋舰队。要有所取舍,要进行风险管理———这样的做法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