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欧债危机处新关口 负债国须痛下决心改革
原题:敢拼才会赢 苦干无止境
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启示就在于,国家之间的竞争既是体制的竞争,也是国民生存方式的竞争。体制创新不易,精神世界的扬弃更难。明白吃苦的道理是一回事,身体力行则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欧债危机又走到新的关口,欧元区准备拿出1000亿欧元救助西班牙银行。
看欧债危机,人们的关注点往往在于,德国能够拿出、愿意拿出多少钱。其实,钱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目前,德法等国经济实力仍很强,有足够的能力挽救欧元区落伍国家。
究其实质,欧洲所面对的是体制整合和生存方式问题。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能否痛下决心改革,能否振奋精神苦干一番,才是摆脱危机的关键。希腊、西班牙等国需要“输血”,但“输血机制”转变为“造血机制”关键在内因。这个内因既是强制性紧缩等政策调整,更是文化的重塑,是一种长期以来成就欧洲发展大业的拼搏苦干精神的回归。
在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欧洲面临双重考验:一方面,没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体制整合;另一方面,欧洲各国不同的生活方式、工作态度和价值追求,越来越多地成为欧洲发展的羁绊。今天的欧洲人,清楚地知道未来10年想要什么,但对欧洲如何走到今天这个问题是否有足够的共识?
欧洲现代化有200多年工业化进程的积淀,更是战后几代人艰苦奋斗的成就。人们不会忘记,欧洲很多城市在二战废墟上拔地而起。如果欧洲年轻一代能像前辈那样艰苦奋斗,如果欧元区国家愿意向德国人的勤俭靠拢,解决欧债危机的政策空间将扩大,“不受欢迎的改革”阻碍也将减少。
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启示就在于,国家之间的竞争既是体制的竞争,也是国民生存方式的竞争。体制创新不易,精神世界的扬弃更难。中国跳水名将陈肖霞说过,你要想走在别人前头,就必须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痛苦。明白吃苦的道理是一回事,身体力行则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德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很多亮点,“短时工制度”就是其中之一。订单减少,工人需要量减少。德国政府允许一周上班四天甚至三天,而不让企业解雇工人。这样的灵活劳工政策,基础是本世纪初打下的。施罗德任德国总理时,顶住压力改革了德国长期高福利制度,推行灵活的就业政策、削减失业救济、增加个人医疗支出比例。几年后,默克尔由衷称赞自己的前任“为福利制度适应新时代勇敢而坚定地打开了大门”。充分肯定施罗德对德国经济“开创性贡献”的同时,不能不看到其改革的社会基础。德国人崇尚实干、苦干和勤俭节约,很少人相信生活中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挑战与考验更是与发展同步,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应对挑战,经受考验的过程。即使是那些走到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进入富裕发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只要一两代人不思进取,坐享前辈创造的福利,问题乃至危机就会接踵而至。
敢拼才会赢,苦干无止境。欧债危机的启示值得记取。(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