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钓鱼岛问题凸显日本“新冷战思维”
中新社北京7月16日电 题:钓鱼岛问题凸显日本“新冷战思维”
中新社记者 肖欣
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15日上午被召回国“汇报钓鱼岛问题”。共同社消息称,丹羽宇一郎计划于16日返回中国,将应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要求“准确转达日本政府的立场”。日本外务省虽称,召回并非显示抗议中国,但作为外交惯例临时“召回大使”常作为对抗措施使用。中日钓鱼岛争端继“买岛风波”、“国有化收购”后,恐因日方举动再度升级。
日方近期围绕钓鱼岛不断挑起事端,专家认为这凸显出东北亚地区战略力量调整过程中,日本泛起“新冷战思维”。“目前日本外交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面对中国的崛起,如何在中美之间寻求自我定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助理研究员蔡亮指出,面对中国经济迅速成长,美国“重返”亚太,国内经济低迷、社会保守化倾向上升的日本为继续保持对外影响力,选择了和美国紧紧绑在一起,深化日美同盟。
而美国专家早就在公开场合提出,提升日本在“尖阁列岛”(日本称钓鱼岛为“尖阁列岛”)地位,以正面应对中国的影响力。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2010年在夏威夷举办太平洋论坛时,有专家做出上述表示,并指出提升日本在钓鱼岛争端的一个途径就是“日本正式放弃对独岛的声索”。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的确调整了对日韩“独岛之争”的立场,充当调解者、推动者、召集人、保证人多重角色,力图推动韩日淡化冲突,控制该争端对美日韩同盟的影响。但日本需要一个战略重心和抓手,其在东北亚地区三个岛屿之争(俄日北方四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之争、韩日独岛之争)“此消彼长”的连带效应凸显。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博士吕平分析认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威胁认知经历了“削弱日本”、“遏制苏联”、“掣肘中国”的演变。配合战略重心东移,未来美国推动日本搁置对独岛声索的可能性增加,这一立场的变化无疑会对东北亚安全格局造成一定影响,中国需谨慎加以应对。
美国亚太战略事实上也得到日本的紧密配合:即使经济收益预期比中日韩FTA(自由贸易协定)更小,仍优先考虑加入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积极介入南海问题,以无偿资金援助“送船”给菲律宾;积极推动同韩国、印度的关系,实施“包抄”中国;在对华贸易额占到对外贸易额20%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提出政经完全分离……
然而日本的困境也源于其人为地把东北亚地区形势界定为“新冷战的开始”。蔡亮指出,首先,美国的对华战略是“竞争合作”而非“零和博弈”。美国希望在遏制中国的同时保持合作,如果日本自愿充当美国的棋子,只能使得自身在中美间的战略回旋余地大大压缩;其次,日本在南海问题上充当“搅局者”,而希望“找平衡”的东盟国家并不乐见“局面真正被搅坏”;第三,政治、经济不可能完全分离,最后只能造成“政凉经也冷”。
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都不能改变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日方一些政客不负责任的言行不仅侵犯中方主权,也将损害中日关系大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