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枪支泛滥与暴力文化致美国枪击惨案频发
7月3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影院枪击案再度开庭审判,检方正式起诉枪击案嫌犯詹姆斯·霍尔姆斯犯有多项一级谋杀和蓄意谋杀罪。枪击事件留给霍尔姆斯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而留给美国社会的又是什么呢?
每当出现这样的悲剧时,美国社会首先都会拷问枪支管理的问题。但专家认为,这些枪击案件固然与美国社会枪支泛滥、疏于管理有关,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暴力内容充斥传媒对层出不穷的枪杀案也“难逃罪责。“暴力文化”的盛行也是造成枪祸不断,殃及无辜的根源之一。
美联社在引述警方消息时表示,霍尔姆斯在犯案时,竟然把他自己的头发染成红色,还戴上面具伪装,身穿防弹衣,持枪冲进影院,先往场内投掷烟幕弹,然后开始对观众疯狂扫射,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伤。警方随后对霍尔姆斯的住处展开搜索,发现他的住处就像是一个弹药库,搜出了他两个月前网购的6000发子弹。霍尔姆斯被抓时还说,他自己就是影片《蝙蝠侠》里的恶棍“小丑”,将银幕上的暴力画面变成了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场景。
事实上,在1986年出版的漫画《蝙蝠侠》中出现过类似戏院开枪的情节。霍尔姆斯行凶时,影院正在上映《蝙蝠侠》最新电影,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刻意模仿,霍尔姆斯当时的打扮、手段与作案过程居然和26年前的蝙蝠侠漫画情节非常相似。警方怀疑他是不是“入戏太深”,导致惨案的发生。
美国心理学学会的研究显示,暴力影视、暴力电子游戏、网络暴力视频和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刻骨铭心,导致青少年对暴力的恐惧,增加对他人的不信任度,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在心灵深处埋下崇尚暴力的种子,诱发攻击性行为。在虚拟游戏中,他们感到自己就是枪手,要射击要杀人,人格也变得冷酷无情,甚至把惩罚别人作为愉快的体验,导致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模仿游戏中的场景,相信枪能“解决“一切问题。
如1999年4月20日,科罗拉多州一所中学两个年仅10多岁的学生酷爱《毁灭公爵》电子游戏并进行模仿制造了枪杀12名同学和1名教师而后自杀。2007年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一起震惊世界的惨案,该校韩裔学生赵承熙持枪打死32名师生后自杀。他从高中就痴迷《反恐精英》等暴力游戏,又偏好暴力内容影视和小说。他在自拍照片中明显地模仿暴力影片《老男孩》中的镜头。2007年12月美国两名少年模仿电子游戏中的危险动作将一名7岁女孩儿殴打致死。2012年4月加州奥克兰市奥伊科斯大学致7死3伤的校园枪击案枪手,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嘲笑和孤立而举枪进行报复。据统计,从2007年至今,在美国发生的枪击命案达510起。枪手多为年轻人。美国已成为枪击案频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国家。
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曾作过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每18个小时的电视节目中,暴力镜头有1845个,平均每小时100个,即每36秒一个。平均每名青少年在上小学之前已从电视上观看了10万次各种花样的暴力和斗殴镜头。近年来,美国“暴力美学”在影坛广受追捧,甚至有变本加厉之势。在《饥饿游戏》中,杀人和被杀成了一项游戏规则,频出续集的《电锯惊魂》和《生化危机》更是将恐怖、血腥上演到了极致。据统计,美国80%的电影,27%的音像制品,70%的电子游戏有暴力或色情内容。
对于上述情况,美国政府并不是没意识到暴力影视片和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他们对影视和电子游戏进行分级管理,对17岁以下不宜的明确标出。立法机构也出台了旨在禁止商家将暴力内容电子游戏售予儿童的法规。但是,由于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上的暴力视频传播得更快,更加难以限制。分析人士认为,如不能有效地解决枪支泛滥和“暴力文化”渲染的问题,美国社会仍无法解决枪击惨案频发的难题。(记者 徐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