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停电敲响印度经济警钟 凸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2012年08月02日 14:2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印度官员1日宣布,印度大面积断电已经结束。近日印度发生的停电事故,覆盖了一半以上的国土,直接影响6亿多人的生活,是这个南亚国家11年来最严重的停电事故。

  与此前的高速发展相比,眼下的印度正面临经济增速下滑的危机,国际评级机构6月份对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也降至仅比垃圾级高出一级。而此次停电事故再次给印度经济敲响警钟。

  凸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印度北部和东部地区7月30日和31日连续发生两次大面积停电事故。突如其来的断电导致交通陷入混乱,全国超过300列火车停运,首都新德里的地铁也全部停运,造成旅客大量滞留,公路交通出现大面积拥堵。一些矿工被困井下。银行系统陷入瘫痪,一度给印度的金融交易带来障碍。

  第一次事故发生后,印度电力部门排除故障,在停电后15个小时内基本恢复了电力供应。但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以及北方邦等几个地区在供电恢复后继续超负荷用电,导致了第二次大面积停电。印度电力部门因此不得不从邻国输入电力来满足新德里的用电需求。截至目前,印度北部地区95%的电力供应已恢复。

  专家指出,此次大面积停电表面上是因为东北部几个邦超额用电导致电网负荷过大而瘫痪,但其根源在于印度电力供应能力不足与电网基础设施落后。

  近20年来,印度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电力增速却难与之匹配,电力供应始终捉襟见肘。印度电网建设也处于较低水平,缺乏继电保护以及电力部门处理危机能力不强使得印度极易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尽管印度政府近年逐步放开限制,允许外国电力企业进军印度帮助其加快电网建设,但技术人才的匮乏也让印度电网不能完全发挥效率。

  制约经济增长

  贝恩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阿密特·辛哈认为,此次停电事故给印度经济敲响了警钟——印度电力供应至少需要保持每年6.5%至7%的增速,否则将会对该国制造业和出口企业造成伤害。

  印度最大行业协会印度工商联合会主席卡诺里亚说:“连续两天如此大规模的停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这当然会对国民经济各行业产生不良影响,可以预见得到由于停电,必然导致相当数量的经济损失。”

  汇丰银行8月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6月份的55%下降至52.9%,是自去年11月来的最低值,也是近一年来的最大降幅。该行认为,海外订单下降和经常停电导致许多企业开工不足是主要原因。

  对于商业投资环境本就存在不少问题的印度来说,此次大停电不仅影响企业生产和盈利水平,还影响到印度在外国投资者眼中的形象。

  印度产业联合会理事长钱德拉吉特·班纳吉表示,印度经济近来增长放缓,外界本就对印度前景不太看好,如今电网两天内连续崩溃无疑使印度的形象进一步受损,令有意投资印度的外国企业望而却步。对于一个拥有世界约六分之一人口的新兴经济体,有必要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印度的强国梦想相匹配。

  开始重视修炼“内功”

  印度意识到电力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前一周,占印度发电量一半的印度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其未来的发展规划。公司董事长纳亚克7月25日宣布,公司今年计划投资2000亿卢比(约合36.1亿美元)建设多条输电线路,该公司发电量计划到2017年3月份增加40%以上,以应对高峰时段的电力短缺情况。

  纳亚克同时表示,未来5年间,公司还将投入4200亿卢比(约合75.7亿美元),打造一条印度国内唯一的绿色能源通道,包括加强现有电网基础设施、新建电力传输设施、建造能源存储设备、实时监控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管理中心。未来十年,公司的重点都将集中在能源效率和输配电项目上。

  专家指出,能源就像是经济发展的血液,一个经济体从低速增长上升到高速增长轨道时,其对能源的需求会大幅增加。持续的断电在影响印度人生活的同时也在提醒着他们,对外树立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形象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要修炼好“内功”。 (记者赵旭 汪平)

【编辑:李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