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援建非洲惠及普通民众 西方渲染并非事实(2)

2012年08月14日 16: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援建惠及普通民众

  中国新闻周刊:刚才你说中国援非的成果比西方多,但是西方舆论似乎不这么认为,它们一直都在指责和质疑,比如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援非措施没有惠及非洲普通民众

  卢沙野:实际上中国目前在非洲开展的援助项目中,绝大多数或者几乎全部都是惠及非洲民众的,比如修公路、修体育场,更不用说修学校、医院、饮水供水项目、城市电网了,这些都是跟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所谓中国援非项目没有惠及普通民众,这是西方媒体渲染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中国去非洲投资的企业雇佣了很多当地人,但是西方媒体愣说中国企业没有给非洲创造就业。

  要说殖民和掠夺,那也是西方国家而不是中国。且不说他们在殖民时期如何掠夺非洲的资源,即便是在非洲国家独立之后,非洲的经济命脉依然掌握在西方的手里。

  举个例子: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产油国之一,但它们石油资源的95%控制在西方5个石油巨头手里。现在尼日利亚的汽油柴油依然要靠进口,这些西方国家拿走了尼日利亚的石油资源,却什么都没留下。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新闻周刊:胡锦涛不久前提出的对非合作和援助措施中,提出要在华设立“中非新闻交流中心”。这个新举措的提出是否就是出于打破西方舆论一统天下局面的考虑?

  卢沙野:设立“中非新闻交流中心”,是根据中非发展的需要以及中非合作的新形势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举措。

  我告诉你一个数字,非洲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50个,但在中国只有3名常驻记者,非方很少能获得对中国的第一手信息。因此,我们要搭建“中非新闻交流中心”这样一个平台,鼓励非洲国家的媒体到中国来采访,也鼓励中国媒体加快走进非洲的步伐。

  援非与国内扶贫不矛盾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中国对非援助,国内也有一些质疑和不解的声音。网络上经常会有这样一种帖子,在发布关于中国宣布对非援助措施的消息时配上国内一些贫困地区的图片。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卢沙野:中非合作是互利的。

  互利,就是中国不仅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同非洲开展合作,中国也会从合作中获得好处和收益,既有政治上的,也有经济上的。

  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对华非常友好,在涉及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等核心问题和重大关切上,一向给予中国支持,在国际事务中也与我们非常配合,这是非洲在政治上给予中国的回馈。

  在经济上,中国也得到了很大的收益。一方面,非洲是中国重要的资源来源地和市场。另一方面,对非援助和合作带动了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去非洲开展业务,既给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增加了很多就业机会。对非援助为中国在非洲开展贸易和进行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国内的很多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些收益离他们太远,他们并不能获得什么。

  卢沙野:一些抱怨中国对非援助的人,也许他们的亲戚朋友正在非洲从事业务,在从非洲赚钱,甚至他们自己可能直接或间接收益,但自己却没意识到。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性大国,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中国的开放,不是仅仅向西方国家发达国家开放,而是要向包括非洲在内的全世界开放。我们可以跟非洲国家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同发展。

  国家、政府对国内贫困地区发展一直在投入大量资金。

  现在中国有2000多家企业到非洲投资开展业务、承包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如果没有对非合作和援助,一些企业可能就会失去很多业务和利润,甚至可能破产倒闭。 (实习生李熠超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李雨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