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疯狂科学实验 另类方法让猴子产生抑郁症状
照片上的小家伙叫做小艾伯特,当时他只有8个月零26天大。从拍照那天起,他开始收到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送来的礼物——耷拉着耳朵的小狗用鼻子蹭着他的衣服,小猴子在他面前沿着绳子跳舞,小灰兔安静地依偎在他的怀里,还有一只小白鼠绕着他转圈。
看着这些新鲜事物,小艾伯特嘟起小嘴,睁着圆鼓鼓的大眼睛,摇头晃脑地打量着周围。他甚至主动伸出手,想摸摸那只小白鼠。
一切看上去都很温馨,直到送礼人约翰·沃森教授悄悄躲到小艾伯特背后,用力敲响了事先悬挂在房中的钢棒。一记响亮的“咚”声吓到了小艾伯特,他“剧烈地抽搐”,但沃森没有停止,他又敲响钢棒,小家伙开始“紧闭嘴唇,身体颤抖”,这还没完,沃森冷静地第三次敲击钢棒,小艾伯特终于趴倒在坐垫上,哇哇大叫。
这些看似恶作剧的行为,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也最富有争议的实验之一。心理学家沃森希望通过观察小艾伯特的反应,把巴甫洛夫从对狗的研究中获得的认识应用到人的身上。他和助手选定了在大学收养所做保姆的哈丽雅特·莱恩的儿子,在1920年对他进行超过3个月的实验。
沃森认为,乖巧的小艾伯特“镇定且被动”,“实验对他的伤害应该很小”。
对于单亲母亲莱恩来说,让孩子参加这项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实验,每天可以换来1美元。
只会爬行的小艾伯特成为人类现代实验史上最年轻的实验对象。在他11个月零4天的时候,沃森开始培养小家伙对于小白鼠的恐惧。当小艾伯特每次伸手想去摸小白鼠,就会换来沃森用力敲击钢棒的巨响。一开始,“孩子吓了一跳,脸向前趴在坐垫上,但没有叫喊”,但在持续的巨响后,他“开始呜咽”,在第7次白鼠和噪声一同出现后,他只要看到白鼠就会尖叫。
但沃森还在继续他的实验,他要实验这种恐惧是否可以转移到其他物体上。小艾伯特开始害怕长绒毛的家兔,对着曾经抚摸过的小狗大叫,他甚至不敢触碰皮毛大衣、棉花甚至是头发。
直到今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会在课堂上看到沃森拍摄的实验影片。在短短几分钟的影片里,沃森趁着小艾伯特不注意,戴上长胡子的圣诞老人面具,凑到小家伙的面前,孩子立即惊恐地睁大眼睛,撕心裂肺地哭起来。可还不会走路的他没法逃跑,只能用胖胖的小手抓着坐垫,努力把身体别过去,低头避开那张脸。
在科学实验史上,人类进行过许多疯狂的实验。他们把猴子扔进漏斗状的笼子,让它们在这个“绝望陷阱”里产生抑郁症状,把小猫从高处一次次推下,记录它们平稳落地的细节。但“小艾伯特实验”却引发了学界广泛地讨论——实验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如果通过他们,我们能够发现根除恐惧的方法,那么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面对质疑,沃森这样回应。
此后,美国心理学协会公布了实验伦理规范,严禁进行违反伦理的实验。事实上,沃森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为了保护实验对象,他没有使用婴儿的真名,而是为他取了个代号“小艾伯特”。这似乎是他为保护这个实验对象做出的唯一努力了。
在整个实验中,沃森一直在寻找恐惧的联系,而没有为解除这些恐惧联系做出努力。他在实验成果里这样写道:“如果不是偶然发现解除恐惧条件的办法,孩子的恐惧反应很可能一直存在下去。”
虽然这项实验已经过去近100年,但在今天的心理学期刊上,还能看到诸如《寻找小艾伯特》、《小艾伯特到底经历了什么》等文章。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乐团还为他特意制作了一张专辑《献给小艾伯特的摇篮曲》。
根据2012年年初的调查报告,小艾伯特的真名叫做道格拉斯·梅瑞崔特。他很可能患有脑积水,调查人员认为,大概是由于他的视力不佳,反应迟钝,导致他“镇定且被动”,这意味着,他从一开始就不是合适的实验对象。
小艾伯特于1925年去世,年仅5岁。
那首《献给小艾伯特的摇篮曲》既没有甜美的旋律,也没有母亲的喃喃细语,而是一阵阵刺耳尖刻的电子金属音乐。(记者 李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