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007电影50周年:邦德知名度堪比英女王(图)
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样,詹姆斯·邦德可谓是地球上最广为人知的英国人之一。他们一个是英国君主、一个是间谍之王;一个真实、一个虚构。尽管如此,这并不阻碍他俩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会晤成为当晚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高潮时刻。
在全球万千影迷心目中,詹姆斯·邦德这位代号007的英国军情六处特工,自1962年10月首登大银幕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跌打滚爬,却依然风流倜傥、智勇双全、战无不胜、屹立不倒。五十载岁月的沉淀和打磨使得22部007电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银幕传说,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和一个时代印记。
小资料:数说007
从1962年10月上映的“007之诺博士”到2008年10月上映的“007之量子危机”,007系列电影共拍了22部。第23部“007之天降杀机”将于今年11月上映。根据“The Numbers”网站估计,22部007系列电影在全球总共揽获51亿美元票房。其中,“007之诺博士”票房为6000万美元,“007之量子危机”票房则接近6亿美元。
成功秘诀:老套路拍出新鲜感
从50年前到现在,007走了很长的一段路。1962年10月5日,一部制作成本不到100万美元的电影“007之诺博士”上映。在这部根据前二战特工伊恩·弗莱明的间谍小说改编的电影里,衣着考究但充满神秘感的特工詹姆斯·邦德粉墨登场。他身着萨维尔街出品的西装、开阿斯顿·马丁豪华轿车、喜欢喝摇晃而非搅拌过的马丁尼,喜欢这么介绍自己:“邦德。詹姆斯·邦德”。大概当时没有人会料到,这位特工上了大银幕后,直到50年后都没有离开。007的生存秘诀在哪里?
曾七次出演007的演员(超过其他所有007扮演者)罗杰·摩尔认为,答案是“熟悉感”。
“这有点像枕边故事。只要和以前讲过的不差太远,孩子们就会高兴。”摩尔说。“观众从一部又一部的007系列电影中得到他们所期待的:美女、动作、酷炫高科技——这就是007的套路,在老套路上拍出新鲜感。”
生逢其时:大破大立迎合时代
早期的007系列拍摄是一段头脑风暴的过程。主创团队上下都有着一副不疯魔不成活的大无畏精神。曾为1967年“007之雷霆谷”提供高空特技拍摄的公司负责人大卫·凯表示,“那时还没有现在那么严格的安全标准。制作人要求的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那也是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就像一帮大男人在玩游戏。”这种“游戏风格”几乎在所有007电影中都有所体现。
“007之诺博士”可谓生逢其时,当时英国正渐渐从战后紧缩政策走向繁荣,社会正经历一系列巨变,007电影的大破大立正好迎合了战后一代叛逆的口味。电影里香车美人、灯红酒绿的繁华盛世景象令观众眼花缭乱,特工形象也从过去的灰暗模糊变得帅气耀眼,从循规蹈矩变得不按常理出牌。在电影里,现实中焦虑压抑的冷战被塑造得充满惊险刺激,而且最重要的是,好人最后总能获胜!
007杂志编辑格拉汉姆·莱还记得自己11岁时被“007之诺博士”震撼得目眩神迷的感觉。“在此之前英国电影大多是黑白的、沉闷的,或者家庭的飞短流长类型。007上映之后,就像引发了一次爆炸,令每个人都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