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前高官:日本钓鱼岛建保护区可减少冲突风险

2012年11月28日 09:4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11月24日一期文章】题:在尖阁建立海洋保护区

  在美国总统选举之前的10月下旬,美国一批超党派的外交和安保高官访问了东京和北京。他们此行或许是为了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不论谁担任总统,美国的东亚政策都不会改变。”

  对美国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约瑟夫·奈就是其中的一员。约瑟夫·奈曾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现为哈佛大学教授。本刊记者清他就目前的东亚局势发表了看法。

  目前没有武装冲突风险问:日中在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问题上的对立日益加剧,您认为危险性有多大?

  答:目前尚不存在任何一方试图发动武力攻击的危险。但日中两国都存在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偶然的事件都有可能发展成超乎想像的对立。

  中国方面认为,日本政府从民间所有者那里购买尖阁诸岛,目的是改变现状。野田佳彦首相曾经解释说:“如果在石原慎太郎的指使下由东京都来购买尖阁诸岛,那么就有可能对日中关系产生不好的影响。国家购岛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但中国表示无法接受这种解释。中国的高官认为:“日本有一个庞大计划,企图推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问:这是一种托词?还是说他们真是这样认为的?

  答:我认为多数中国人确实认为日本在试图改变尖阁诸岛的现状。但另一方面,我也认为有人企图利用这种观点来在日美之间打入楔子。

  问: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在权力基础巩固之前,是否还会继续对日本采取强硬姿态?

  答:在权力过渡时期,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是很难控制的。从中国网上的言论可以看出,民族主义情绪非常高昂。在很大程度上,这与政府的操纵无关,是民间自发的。

  今后仍处悬而未决状态

  问:日中两国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呢?

  答:我想今后一段时间还会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以此次购买尖阁问题为契机,中国会认为迄今长期维持的状况已被打破,无法再回到从前。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最好的结局是摆脱政治性的因素,使这一问题不会影响到其他问题。

  例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建议将尖阁诸岛周边确定为海洋保护区,不允许人居住,以利于这一地区的生态保护。

  也就是说,实际控制着尖阁诸岛的日本,应宣布“我国将把该岛奉献给海洋生态系统。”虽然中国不会因此而满足,但这种做法却可以使两国避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这一问题上。至少可以减少日本人居住和自卫队登岛等挑衅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

  问:有人认为一旦中国在尖阁诸岛问题上采取极端挑衅行为,美军将会出动,这种观点现实吗?

  答:即使不出动美军,尖阁诸岛问题也是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处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国防部长帕内塔都已明确表示尖阁诸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因为尖阁诸岛包含在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的领土当中。但另一方面,美国又一再表示处理这一问题决不能引起武力冲突。

  日本政治家要着眼未来

  问:目前日本与俄罗斯、中国和韩国之间都同时存在领土问题。

  答:日本必须深思熟虑与中国和韩国的关系。如果倒退到上世纪30年代,对日本是不利的。今天的日本与当时完全不同。但日本总有一些政治家,他们关注的不是未来的发展,而是过去的历史。

  在考虑日本国家战略时,必须处理好与中国和韩国的关系。然而,在选举已经迫在眉睫的情况下,战略考量和政治考量有时是存在巨大差异的。

  日本尚未出现危险的民族主义征兆,但确有人在煽动。关键在于,石原、大阪市长桥下彻在为政治权力而角逐的过程中,能否停止煽动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

  问:您如何看日本一部分人提出的核武装论。

  答:日本显然具有开发核武器的能力。虽然有人积极赞成开发核武器,但毕竟是极少数人。

  人们希望日本有能力参与集体自卫,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拥有核武器,二者是不同的。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