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普京国情咨文突出强国战略 力求务实

2012年12月13日 13:1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俄罗斯总统普京12日在克里姆林宫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在这份纲领性文件中,普京立足现实,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等角度全面阐述俄罗斯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国家中长期发展思路。

  分析人士指出,普京此次的国情咨文着重强调俄罗斯的强国战略,但与以往相比风格有所转变,不再像过去那样制定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从战略角度规划国家发展大计。

  打造强国

  这是普京今年5月第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后首次发表国情咨文。他在讲话中开门见山地指出,俄罗斯国力在21世纪头12年得到恢复和巩固,当前的任务是打造一个富强的俄罗斯。

  普京说,在全球发展愈加不平衡的背景下,“谁能冲到前面,谁将被淘汰出局并沦为附庸,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潜力,更取决于每个民族的意志力和活力,以及不断前驱和变革的能力”。

  普京从各个领域阐述了如何实现国强民富的愿景。在政治方面,普京承认俄罗斯有政治改革的必要,但不能实施剧烈变革,否则可能会付出高昂代价。他认为,俄罗斯应当建立透明的、充分考虑民意的权力体系。他同时花了不少篇幅论述惩处腐败的具体措施,这与不久前国防部长等涉腐高官被撤职的行动相呼应,再次显示俄执政团队净化权力机关的决心。

  在经济领域,普京认为俄罗斯今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将大大促进国内市场的开拓和出口,俄将不断改善国内商业和投资环境,吸引长期投资者。他同时指出,俄罗斯依赖原材料的经济模式经不起外部冲击,其潜力已告罄,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速,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倡导科技创新。

  普京还说,俄罗斯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俄文化政策应当以满足当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为己任,继续巩固各民族文化传统。

  此外,人口负增长是多年来困扰俄罗斯的一块心病。在本次国情咨文中,普京把人口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进行阐述。他指出,俄罗斯人口数量在2010年终于实现正增长,今年首次实现连续5个月人口净增长,这一事实说明,俄罗斯民众生活改善,对未来更有信心。他承诺,俄罗斯将继续出台措施促进人口增长。

  推崇“多极”

  普京在国情咨文中还对医疗、教育、移民、税收等内政问题做了阐述。他的讲话虽然对国际关系着墨不多,但依然强调了俄罗斯现阶段对外政策重点。

  普京指出,当今世界已经不是单极世界,多极化格局得到巩固,深入人心,俄罗斯将继续捍卫集体协商解决当代问题的原则。他认为,俄罗斯要保持地缘政治吸引力,保持对邻国和伙伴国家的影响力,就必须提升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和军事等领域的实力。

  普京还说,地区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俄罗斯将继续推进与独联体国家一体化进程,目前俄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组成的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运行良好,是地区一体化优势的最好例证。他强调,21世纪俄罗斯的发展重点是“东进战略”,亚太地区如今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西伯利亚和远东开发计划能够帮助俄罗斯在快速发展的亚太取得一席之地。

  力求务实

  分析人士认为,普京重返权力巅峰后的首次国情咨文体现了他一贯的强国思想,同时点出俄罗斯目前内政外交政策的侧重点,即对内保证政治清明和经济现代化,对外推进地区一体化并融入亚洲发展进程。

  俄罗斯政治信息中心负责人穆欣说,普京的国情咨文清晰地传达了这样的理念:俄罗斯曾是国际社会中一个强大的主权国家,它仍将谋求这一地位。

  俄罗斯“有效政策基金会”主席帕夫洛夫斯基指出,与过去发表的国情咨文相比,普京这一次的讲话缺少新意和前瞻性,“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对此,有政治分析师指出,由于普京在今年总统大选前发表的竞选纲领和就职后签署的总统令中已经详尽阐述了国家面临的发展任务和具体措施,因此本次国情咨文没能提出有新意的观点。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普京在过去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一些激进的具体目标没有实现,导致很多民众失望,所以他此次的讲话没有描绘华而不实的蓝图,这种做法虽保守,但更加稳健和务实。

  俄罗斯政论家列米佐夫说,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没有列举他执政期间取得的诸多成就,而是指出俄罗斯未来需要完成的战略任务,同时表明这些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完成这些任务足以保证俄罗斯未来数年(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导地位。”(记者 卢涛)

【编辑:况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