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2013年中俄关系或政热经不冷 面临新契机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1月04日 16:32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原题:2013:中俄关系“政热经不冷”

  今年1月1日零时,投产两年的中俄原油管道累计输油量已达3000万吨。这条西起俄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东至中国黑龙江大庆市的石油运输管线,不仅将为中国提供长达20年稳定的石油供应,也为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带来机遇,成为两国摆脱“政热经冷”努力的缩影。

  其实,普京自去年5月上台执政后,外交天平向东倾斜,凸显强烈的务实色彩;经济上把远东开发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增设了远东发展部。俄罗斯的外交内政变化,为中俄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展望2013年中俄关系,两国除了将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合作和协商的“热度”外,双边将加强包括远东开发、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保证经济合作上的“温度”。

  远东开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

  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远东最大的城市之一。俄罗斯将去年的APEC会议放在这里举行,意在向亚太国家、尤其是东北亚近邻,展示俄罗斯对开发远东战略的重视。

  峰会的筹备举办,本身就是一次国际合作开发的典范:不仅中国企业和工人参与众多会议场所、宾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发,来自中国的玻璃幕墙、瓷砖、卫浴产品等建筑装饰材料也源源不断运到这座岛上。目前符拉迪沃斯托克生活着上万中国人,他们在这里投资兴业,从事贸易、房地产开发、蔬菜种植、餐饮等各种行业。

  普京把远东开发作为其任期内的基本国策,是因为俄疆域广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情况突出,远东和北高加索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远东地区又是俄罗斯的宝库:据统计,西伯利亚联邦区的木材蓄积量占全俄罗斯的一半以上。此外,这里铅、铂和钼等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储量均占全俄总量的80%以上,石油探明储量占全俄石油储量的77%。早在1763年,俄国科学院院士罗蒙诺索夫就预言,俄国的强大有赖于西伯利亚。

  近年来,俄政府致力于促进远东地区的发展。去年5月组建的俄联邦新一届政府增设远东发展部,旨在加大远东开发力度,使俄罗斯融入快速发展的亚太市场。据专家估计,俄未来每年对远东地区的资金投入总额将至少达到3万亿至4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1卢布)。远东发展部部长伊沙耶夫透露,远东地区发展优先项目共有92个,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最多,其他还涉及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等。

  俄远东开发也为中国的对外投资带来机遇。实施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俄联邦政府尚没有能力满足整个投资需求。吸引中、日、韩,甚至是美欧各国的投资,是俄政府的必然选择。其中,中国作为俄最大的邻国,加上其蓬勃发展的经济,必将成为俄远东开发战略的主要外部参与者之一。

  能源合作:不能期望过高也不必悲观

  能源合作是中俄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近800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对中国油气产品出口额为155亿美元,占中俄贸易总额近20%。随着中俄石油管道顺利运营两周年,输送原油达3000万吨,俄罗斯逐渐成为中国安全、稳定的石油来源国。而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也是一个“稳定和可靠的市场”。

  然而,中俄能源合作并非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中俄原油管道项目1994年提出,期间因日本介入经历“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到2009年两国正式签署建设及石油供应协议,历经15年。而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从1999年提出到现在,因价格等多重问题,两国至今仍未达成协议。

  在新的一年里,中俄会否签署天然气供应合同?原油合作是否还有新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问题专家陆南泉认为,对中俄能源领域合作前景,既不能盲目乐观,期望过高,但也不必悲观。

  中俄能源合作面临复杂形势。首先是价格因素。以天然气为例,俄罗斯希望出口到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和出口欧盟的是一个价,然而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欧洲天然气价格显然难以接受。其次,俄罗斯对华出口能源、矿产等初级产品,俄方普遍存在“吃亏论”,甚至出现“俄将成为中国能源等原料的附庸”等论调,从而影响了中俄能源合作。

  不过,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能源出口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需求旺盛,这是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基础性条件。其次,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政治上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是最稳定的市场。最后,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外交、经贸合作开始向东看,其中的能源出口战略东移也会对中俄能源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对于“吃亏论”、“附庸论”等一些不利于中俄能源合作的言论,俄一些有识人士也对此进行驳斥。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俄关系中心副主任乌亚纳耶夫认为,这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暗中挑拨。“让我们看看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80%以上都出口到了欧洲等国家,俄对华能源出口比例虽然在上升,但也只是占了很小的一块而已。对华增加能源出口是最符合俄国家利益的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这怎么就会让俄罗斯成为中国的原料附庸了呢?俄能源几乎都出口到了欧洲,为什么没人担心俄成为欧盟的能源附庸呢?”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